[实用新型]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2110.6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丛玉伟;胡林;常富华;王淑华;刘孝义;李玉华;徐加文;梁辉;胡小东;徐尚富;郭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7110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凝固 钢锭 水冷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底盘,特别涉及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
背景技术
定向凝固技术最早起源于特种铸造行业,如汽轮机的叶片及微电子的单晶硅的生产都采用了这种方法。80年代末,以日本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国家开始着手研究大型单向凝固钢锭的生产,并先后开发生产了单重达40~70t的钢锭,用于生产厚度为100~400mm的特厚板。方法主要有两种:靠底盘自重吸热的空冷技术和水冷铸铁(铜)底盘的水冷技术。以上两种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用这两种方法生产的钢锭,头部杂质区的清理难度较大,要用刨床刨除,且都采用的是底注工艺.热中心集中在钢锭水口处,不利于柱状晶的生长。国内于90年代初着手于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其中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研究较为突出,但仍然以重复国外的研究内容为主。鞍山钢铁学院从1991年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并于1994年申请了上注法单向凝固技术专利,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中没有应用。
在定向凝固过程中,模顶和模身采用保温耐火材料进行保温,水冷底盘在底部强冷尽快将凝固金属的热量导走,大幅度提高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控制凝固组织的晶粒取向,获得柱状晶组织。这种树枝状晶定向生长可使扁钢锭内部无中心偏析和疏松,因而压缩比≥2.5就能满足特厚板超声波探伤的要求,抗层状撕裂的Z向性能好。现有技术属于铸造领域,冷却系统通常是空心冷却通道或水冷环,结构复杂,控制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方便、冷却效果好、操作使用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
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水冷底盘主体为一个底板,在底板上均匀安装有并列的m形状的水冷管。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底盘的底板外形为矩形或带弧形角的矩形。
优选的,所述m形状的水冷管为2-10组。
所述的水冷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于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法兰。
所述的水冷管的进口端设有用于调节水量的阀门,出口端设有用于测量出水温度的温度计。
使用前,使水冷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法兰与冷却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钢水浇铸前或浇铸后水冷管按照一定压力(水管压力0.2Mpa—1.0Mpa)通水,直至钢锭冷却900℃以下,关闭水冷阀门,钢锭继续空冷。水冷管进口端的阀门可以调节进水量,水冷管出口端的温度计用以测量水冷底盘各组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保证符合柱状晶平行向上生长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效果的优点是冷却效果好、操作使用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水冷管,3、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结构如图1所示。水冷底盘主体为一个底板1,在底板1上均匀安装4组并列的m形状的水冷管2。水冷底盘的外形为矩形。水冷管2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用于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法兰3。水冷管的进口端设有用于调节水量的阀门,出口端设有用于测量出水温度的温度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2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弹性抛光磨头
- 下一篇:粉碎机组合式筛板结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