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逆变器的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777.4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辛晓光;高宽志;王清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2 | 分类号: | H02H7/12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逆变器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逆变器电路中的短路、断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逆变器INVERTER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逆向变压器,输入的直流电压经逆变器中的逆变模块转变成脉冲形式的交流电,进而经逆变变压器转变成若干路脉冲幅值不同的交流电压输出,通常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以获得大功率、高效率的交流逆变输出。
逆变器电路由于输出的交流电压一般高达上千伏甚至几千伏,一旦发生高压对地短路或者因各种原因造成断路情况,如逆变器插座断开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保护措施,很有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或者发生起火等现象。比如目前倍受消费者青睐的液晶电视产品,其内部的背光灯管就是通过逆变器产生的交流高压来驱动工作的。倘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背光灯管发生断路或者对地短路等故障时,如果电视产品内部缺少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极有可能危及到用户的人身安全或者造成液晶电视机的损毁。
传统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有的通过检测逆变变压器的初级电流大小来判断是否执行保护措施;有的则通过设置分压电阻来对逆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分析,以判断电路是否出现短路或者断路故障等等。
这些保护措施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而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逆变器短路、断路保护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逆变器的保护电路,在负载发生短路或者断路故障时以实现对整机电路的及时、有效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应用于逆变器的保护电路,在所述逆变器输出端的两个端子上分别连接有一路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各自经一路整流电路连接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进而向逆变器反馈电压检测信号,以判断是否执行过压保护。
其中,所述分压电路优选采用两个电容连接而成,其中一个为高压电容,另一个为低压电容,所述高压电容一端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子,另一端经所述低压电容接地。
进一步的,在所述整流电路中包含有一双向二极管,其中一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阳极接地;另外一个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阴极连接所述的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逆变器中包含有逆变模块和逆变变压器,在所述逆变变压器中至少包括两个匝数相同的次级线圈;其中,第一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和第二次级线圈的异名端构成所述逆变器的两个输出端子。
为了实现短路保护,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异名端和第二次级线圈的同名端经电流采样电路连接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端,进而向逆变器反馈电流检测信号,以判断是否执行过流保护。
其中,在所述电流采样电路中包含有两个采样电阻,分别与所述逆变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异名端和第二次级线圈的同名端一一对应连接,并各自经一路整流电路连接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端。而在所述整流电路中则分别包含有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逆变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异名端或第二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对应连接,阴极连接所述的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端。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逆变模块中包括控制芯片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接收控制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而将直流电压转化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逆变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所述控制芯片接收来自所述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和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端的检测信号,进而确定其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具体来讲,即在控制芯片接收到过压或者过流检测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停止逆变电路的输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变压器包括一路或者多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负载出现短路或者断路故障时,可以及时、有效的保护整机电路免受损坏,并且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不会产生误保护,可靠实用,适合在成本和可靠性要求都很高的家电产品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逆变器保护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逆变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压检测信号输出端和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一种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验钞功能的出租车空车牌装置
- 下一篇:防触电预报警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