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坑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8339.2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雄;王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剑雄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5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103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太阳能或风光互补系统,具体涉及上述系统的蓄电池坑。
背景技术
风能、太阳能或风光互补系统应用于路灯等的电源供给。一般把风能、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为了节约空间和美观,常把蓄电池安装于地下的蓄电池坑内,蓄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为5℃~50℃,为了防止蓄电池坑温度低于5℃,在蓄电池坑中设置设置有保温泡沫层,另外在风力大或阳光充足时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在蓄电池坑内安装有卸荷器,蓄电池的电压到定值时,由控制器向卸荷器发出指令,卸荷器就把蓄电池中的多余能量卸荷掉。卸荷器工作时要放热,从而提高了蓄电池坑的温度,但若蓄电池坑的温度高于50℃后,对蓄电池会带来负面影响,如蓄电池过充和电解液蒸发等,造成蓄电池功能减退和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温度高于50℃的蓄电池坑。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电池坑,该蓄电池坑中设有保温泡沫层,该蓄电池坑内设有蓄电池和卸荷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卸荷器都与控制器导线连接,该蓄电池坑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导线连接,该蓄电池坑中设置有向坑外散热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该蓄电池坑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导线连接,该蓄电池坑中设置有向坑外散热的出风管,出风管的出风口设置有风扇,风扇与控制器导线连接;这样温度传感器能把坑内温度传导到控制器,在坑内温度超过50℃度时,控制器向风扇发出指令,风扇启动工作,由坑内通过出风管向坑外散热,使坑内的温度下降至50℃度以下,从而防止了蓄电池过充和电解液蒸发等负面现象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温度高于50℃的蓄电池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蓄电池坑,该蓄电池坑1中设有保温泡沫层2,该蓄电池坑1内设有蓄电池3和卸荷器4,蓄电池3和卸荷器4都与控制器5导线连接,该蓄电池坑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5导线连接,该蓄电池坑1中设置有向坑外散热的出风管7,出风管7的出风口71设置有风扇8,风扇8与控制器5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剑雄,未经徐剑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