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塞穿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8080.1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健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塞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体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主要用于对病患者进行静脉输送药液用,瓶塞穿刺器是输液器上的重要部件。目前,发明人开发出了一种带有药腔的大输液塑料瓶,或者是带有药接口的输液软袋,要做到将药腔内的药物跟大输液塑料瓶或输液软袋内的药液进行混合,则需要改进瓶塞穿刺器的结构,达到混药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解决带药腔的大输液塑料瓶或输液软袋内混药问题的瓶塞穿刺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瓶塞穿刺器,包括有针管和针座,针管的下端部具有侧孔,侧孔连通针管下端部和针座,针座与输液管或/和进气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上端部内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独立于输液管或/和进气管的空腔,空腔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通道与外连通。
所述的针管下端部直径大于针管上端部直径,形成穿刺时增大阻力的卡位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瓶塞穿刺器,针管的下端部具有侧孔,侧孔连通针管下端部和针座,作为瓶塞穿刺器的进气口或/和输液口,针座与进气或/和输液管路相连通。在针管的上端部设置有独立的空腔,空腔连通针管上端部的通道,穿刺带有药腔的大输液塑料瓶或带有装药接口的输液软袋的时候,针管的空腔部分会被药物所填充,此时,针管的上端部连通装药腔及塑料瓶内药液,转动角度并振动摇晃可以将大输液塑料瓶或输液软袋内的药液和装药腔内的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好后再将整个穿刺器穿刺到位,此时穿刺和混药过程完成,十分的简单和方便,并且避免造成混药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瓶塞穿刺器,包括有针管1和针座2,针管1的下端部具有侧孔3,侧孔3连通针管1下端部和针座2,针座2与输液管或/和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的针管1上端部内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独立于输液管或/和进气管5的空腔4,空腔4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通道6与外连通。针管1下端部直径大于针管1上端部直径,形成穿刺时增大阻力的卡位结构7。
穿刺带有药腔的大输液塑料瓶或带有装药接口的输液软袋的时候,针管1的空腔4部分会被药物所填充,此时,针管1的上端部连通装药腔及塑料瓶内药液,转动角度并振动摇晃可以将大输液塑料瓶或输液软袋内的药液和装药腔内的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好后再将整个穿刺器穿刺到位,此时穿刺和混药过程完成,十分的简单和方便,并且避免造成混药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