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756.5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灿军;黄豪彩;陈道华;周丽娟;杨群慧;牛文达;刘广虎;王虎;季福武;周怀阳;陈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分层 气密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采水系统,具体说涉及一种采集深海不同水层水样,并实现气密采样的系统。
背景技术
深海气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深海气体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气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其研究可为追索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的过程和机理,预测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深海气体分布异常还是探寻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重要指标。因此采集整个海洋垂直剖面气密的海水样品,可以为深海气体的研究提供可靠而连续的原始数据。
现有的采水器主要用于采集水样,其设计中没有考虑气体的保存。当采水器在深海采集水样后,从数千米的高压低温环境回收到常温常压环境的过程中,海水中气体的溶解度会因温度、压力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部分气体可能会由于过饱和而逸出损失,从而使得分析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位气体的成分组成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便捷的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为深海气体的研究提供可靠而连续的原始数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包括水上控制系统和水下采水系统,水上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和用于电源和数据接驳的甲板单元,计算机终端与甲板单元相连;水下采水系统包括框架、释放装置、水下控制单元、采水瓶环形阵列、温盐深传感器单元和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释放装置和水下控制单元固定在框架的中心位置,采水瓶环形阵列环绕释放装置和水下控制单元固定在框架上,温盐深传感器单元和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固定在框架的底部,释放装置上装有释放钩,每个释放钩对应一个采水瓶;水下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相连的第一存储器、第一实时时钟和电磁铁驱动电路,电磁铁驱动电路与用于触发释放装置的电磁铁相连。温盐深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单元、第二存储器、第二微控制器和第二实时时钟,温度传感器、盐度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与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实时时钟与第二微控制器相连,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用于电源和数据的接驳,其一端通过铠装电缆与甲板单元相连,另一端与水下控制单元和温盐深传感器单元相连。
上述的采水瓶环形阵列由装有压力自适应平衡腔的气密采水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水系统不能保留海水中的气体成份的问题,使得分析数据真实地反映原位气体的成分组成信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不仅能够快速采集到海水样品,还能完整保留样品里的气态成分,为深海气体的研究提供能真实地反映原位气体的成分组成信息的海水样品。这种深海气密采水系统不仅为追踪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的过程和机理,同时也为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探寻提供重要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下控制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温盐深传感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深海分层气密采水系统,包括水上控制系统和水下采水系统,水上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1和用于电源和数据接驳的甲板单元2,计算机终端1上的两个串口通过两条串口线分别与甲板单元2上的两个串口相连,水下采水系统包括框架3、释放装置4、水下控制单元5、采水瓶环形阵列6、温盐深传感器单元7和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8,释放装置4和水下控制单元5固定在框架3的中心位置,采水瓶环形阵列6环绕释放装置4和水下控制单元5固定在框架3上,温盐深传感器单元7和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8固定在框架3的底部,释放装置4上装有释放钩,每个释放钩对应一个采水瓶。
水下控制单元5(见图2)包括第一微控制器32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32相连的第一存储器31、第一实时时钟33和电磁铁驱动电路34,电磁铁驱动电路34与用于触发释放装置4的电磁铁35相连。第一微控制器32与水下电源和数据接口单元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导线绝缘检测装置
- 下一篇:张力计式浅层地下水位动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