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夜用海上救生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114.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20 | 分类号: | B63C9/20;B63C9/11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救生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衣,具体讲是一种夜用海上救生衣。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救生衣功能比较单一,只具备漂浮功能,遇险者在陌生环境中遇险,往往无法判断方向,无法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从而降低了生还的可能性;而且,在夜间或其他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更加增加了搜救人员搜救难度,降低了遇险者的生还的可能性。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遇险者还可以同时携带指南针和防水手电,但在危机情况下,遇险者极有可能忘记携带,而且找齐上述救生器材往往会耗费时间,使得遇险者丧失最佳逃生时机,无法在第一时间逃离险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遇险者能够准确辨别方向,并且在夜间可以降低搜救难度的夜用海上救生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夜用海上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防水手电和指南针,所述的防水手电和指南针均设置在救生衣本体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夜用海上救生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所述的指南针和防水手电均设置在救生衣本体上,遇险者依靠救生衣漂浮的同时,能够通过指南针准确辨别方向,进而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提高生还的可能性;而且,在夜间或其他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遇险者可以通过防水手电,给搜救人员打信号,故降低搜救人员的搜救难度,提高遇险者生还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指南针、防水手电、救生衣三者一体,杜绝遇险者忘记携带指南针和防水手电的可能,减少遇险者找齐救生设备的时间,有利于遇险者能把握最佳逃生时机,尽快逃离险境。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夜用海上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救生衣本体;2、防水手电;3、指南针;4、绳索;5、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夜用海上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防水手电2和指南针3,所述的防水手电2和指南针3均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上。所述的防水手电2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上,是指所述的防水手电2通过绳索4连接在固定于救生衣本体1的凸环5中。所述的指南针3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上,是指所述的指南针3嵌入(并固定)救生衣本体1的橡胶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