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6615.1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俞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银德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热风 循环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烟叶烘烤领域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
背景技术
在烟农的生产当中,烟叶的烘烤一般为最后一道程序,烟叶的烘烤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现有技术中的烟叶烘烤房一般采用人工烧煤方式进行加热烘烤,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烟叶烘烤方式存着受热不均匀、受热面积小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烟叶的好坏。此外在工业电机领域也用到烘烤技术,如电机的线圈绕组涂胶成型后都要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中,线圈的烘干一般采用大功率电热烘干机进行直接烘烤,这些电热烘干机一般为电热丝发出热量直接对线圈进么烘烤,其具有烘烤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烘烤不均匀等,一般只能烘烤到表面线圈,且存在各个烘烤面受热不均,在电机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线圈脱胶而导致短路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这些烘干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线圈烘烤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包括一烘烤房以及一供热房,烘烤房和供热房均置于烘箱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风驱动装置,供热房、热风驱动装置与烘烤房之间设置一隔板,烘烤房通过隔板上不同位置的通风孔分别与供热房和热风驱动装置相接通,供热房与热风驱动装置通过一通风通道相通,烘烤房和供热房以及热风驱动装置三者形成一个热风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还具有下列特征:
所述的烘烤房设于烘箱内一侧,烘烤房下端设有导轨以及与导轨相滑动配合的机架,在烘烤房上端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压力孔;
所述的供热房包括一火炉和一电加热体,火炉上连接有若干散热管,散热管上端顶一交换箱,交换箱上端连接着通烟管,通烟管直接至外界,在靠近通烟管一侧还设有一挡板,挡板下端与散热管相水平位置处设有开口,散热管与电加热体相通;
所述的热风驱动装置包括一风机以及一壳体,风机的风叶设于壳体内,壳体与烘箱体之间形成一下通风通道,下通风通道与壳体相通;
所述的烘烤房与供热房、热风驱动装置被隔板分在烘箱两侧,隔板上端具有一上通风孔、下端具有一下通风孔,隔板与供热房内的挡板形成一上通风通道,上通风孔与上通风通道相通,下通风孔与热风驱动装置的壳体相通,供热房的电加热体与下通风通道相通;
所述的烘烤房与供热房通过上通风孔以及上通风通道相接通,供热房与热风驱动装置通过下通风通道相接通,热风驱动装置与烘烤房通过下通风孔相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采用热风循环加热的工作方式,包括热风驱动装置和烘烤房以及供热房,热风驱动装置用于烘箱内风的循环驱动,供热房包括火炉和电加热体两种加热装置,烘烤房和供热房以及热风驱动装置三者相接通形成一个热风循环系统,循环的热风对烘烤房内放置的待烘烤物品进行彻底、全面、均匀的烘烤,火炉和电加热体两种加热装置可以满足使用者选择不同的加热模式以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热风循环烘箱,包括一烘烤房10和一供热房20以及一热风驱动装置30。供热房20、热风驱动装置30与烘烤房10之间设置一隔板40,隔板40上端具有一上通风孔41,下端具有一下通风孔42,隔板40上下端连接着烘箱体的上下端面。
如图1和图2所示,烘烤房10设于烘箱内一侧,烘烤房10下端设有导轨11以及与导轨11相滑动配合的机架12,机架12用于放置待烘烤物品,在物品的上装与卸载过程中,机架12可载着物品在导轨11上滑出与滑进,从而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烘烤,提高加工效率。在烘烤房10上端面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压力孔13,压力孔13在压力感应器的感应下工作,当烘烤房10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的值时,压力孔13开启,排出一定的热气,保证烘烤房10内的压力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热风驱动装置30包括一风机31以及一壳体32,风机31的风叶设于壳体32内,风机31的电机处于烘箱体外侧,电机带动风叶旋转产生一定的气流。壳体32与烘箱体之间形成一下通风通道33,下通风通道33与壳体32相通,下通风通道33中流动的热空气直接进入到壳体3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银德,未经俞银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