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短切原丝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5627.2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强;杨国明;曹国荣;陈玉堂;邓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10 | 分类号: | C03B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短切原丝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短切原丝造粒机,属于专门用于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混合搅拌的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短切原丝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在线连续短切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以其稳定的质量、较低的生产成本等优势,得到了玻璃纤维生产厂家的青睐。在玻璃纤维在线短切工艺中,玻璃纤维短切造粒机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设备,目前国外生产的玻璃纤维短切造粒机存在一些缺陷,如这些造粒机的搅拌腔体内的塑料衬板直接采用不锈钢螺钉固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螺钉容易脱落,进入产品,造成产品质量缺陷;国内玻璃纤维生产厂家进口这些设备的价格昂贵,维护费用较高,且造粒机的连接大都采用英制螺纹,不便于日常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且该类造粒机的“M”型旋转管腔设计不够合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平稳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设备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造粒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短切原丝造粒机,包括喂料装置、搅拌腔体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喂料装置包括“M”型旋转管腔,所述搅拌腔体内设置有衬板,所述喂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连接在搅拌腔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M”型旋转管腔的弯折角度在122°—132°之间,所述衬板上设置有法兰圈,该衬板和法兰圈通过螺丝固定在搅拌腔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腔体上设置有可视窗口。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可直接观察到搅拌腔体的运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排除或解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M”型旋转管腔中的弯折角度在122°—132°之间,与目前国内外使用的“M”型旋转管腔的折弯角度为12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管腔更加平直,增加了料粒的出料速度,提高台班产量。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腔体内衬板上的螺丝是固定在法兰圈上的,螺钉在设备的运行中不容易脱落,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低,维护、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1、搅拌腔体2、喂料装置10和出料装置,其中搅拌腔体2、喂料装置10和出料装置通过螺丝连接在机座1上;喂料装置10和搅拌腔体2之间垫有密封圈13,且喂料装置10通过螺丝连接在搅拌腔体2上;搅拌腔体2上设置有可视窗口12和油剂喷雾装置9,可视窗口12和油剂喷雾装置9均通过螺丝连接在搅拌腔体2上,在搅拌腔体2内设置有衬板3和法兰圈11,衬板3和法兰圈11通过螺丝固定在搅拌腔体2底部,且螺丝均连接在法兰圈11上;出料装置包括机体大辊轮8、“M”型旋转管腔7、电机5和出料口6,其中“M”型旋转管腔7的弯折角度α为125°,本实用新型中“M”型旋转管腔7的弯折角度α可以在122°—132°之间,“M”型旋转管腔7的左端套在大辊轮8内,右端套在出料口6内,电机5通过传动链带动“M”型旋转管腔7转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肥高塔造粒的流态化出仓振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玻璃窑炉高温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