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074.0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军;陈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7/40 | 分类号: | F16N7/40;F04D15/00;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站外循环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控制油泵电动机启动或停止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电站外循环润滑系统是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高转速及大容量卧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润滑系统中,对系统起到润滑保护作用。轴承润滑系统的故障,往往会造成机组的事故停机,更甚者导致烧伤轴瓦、主轴等,从而使整个电站瘫痪,造成企业的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厂家设计制造了水电站外循环润滑系统,循环系统往往采用油泵直接供油给轴承润滑,这样,由于系统为单油泵,为满足多台机组的用油量要求,往往选用最大用量的油泵,而实际电站运行时,经常出现1台或2台机运行,所有装机同时运行的概率较低,这样,就会造成油泵的容量过大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不仅能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且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并设置了主油泵自动切换功能,能有效防止某一台油泵起动频繁而易损坏。
所述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泵电动机M1/M2和备用油泵电动机M3,电动机的主电路由开关Q1/Q2/Q3引入380V三相四线交流电供电,各电动机分别与熔断器FU1/FU2/FU3、交流接触器KM1/KM2/KM3、热继电器FR1/FR2/FR3串联,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路连接,控制电路采用220V交流电控制,其上连接设置断路器QS1、时间继电器KT1。
所述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液位开关41WX-1与继电器KAUX1串联,液位开关41WX-2与继电器KAUX2串联,液位开关42WX与继电器KAUX3串联,液位开关41WX-3、液位开关43WX并联后与并联连接的继电器KAUX4、KAUX5、KAUX6相互串联,主电路中串联的交流接触器KM1/KM2/KM3和热继电器FR1/FR2/FR3与上述各串联电路均并联连接。
所述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电路中串联的交流接触器KM1/KM2/KM3和热继电器FR1/FR2/FR3分别与转换开关1KK/2KK/3KK串联,然后再与继电器KAUX7并联连接。
所述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KM2/KM3上分别连接设置指示灯PL1/PL2/PL3/PL4/PL5/PL6。
所述的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示流信号开关45SLX和46SLX串联后与液位开关41WX-3、液位开关43WX并联,再与并联连接的继电器KAUX4、KAUX5、KAUX6相互串联。
所述的水电站外循环润滑系统包括高位油箱、冷油装置、供油装置和机组轴承装置,其中高位油箱进油口通过冷油装置与供油装置管道连接,高位油箱出油口与机组轴承装置进油口管道连接,高位油箱的溢油口、排放口与供油装置管道连接,机组轴承装置出油口与供油装置管道连接,高位油箱内设置油位信号器,冷油装置内设置冷却水示流信号器,供油装置内设置油位信号器、主油泵电动机和备用油泵电动机。
上述一种油泵组的自动控制系统,主油泵电动机和备用油泵电动机分别设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其起动与停止分别受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直接控制,控制电路对三台油泵电动机顺序起动及停止进行控制,能有效防止某一台油泵起动频繁而受损坏,保障了机组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油泵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油泵电动机的主电路原理图;
图中:1-控制电路、2-主电路、301-主油泵电动机、302-主油泵电动机、303-备用油泵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缘异型热轧型钢
- 下一篇:六通软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