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烟气清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035.0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关良;潘文鋆;潘文建;乔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关良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4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4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烟气 清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家居、娱乐场所清除烟尘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93211099.1公开了一种低压型空气净化器。它利用汽车内的蓄电池作为电源,经过振荡电路,使直流变交流,利用变压器升压,再经过倍压整流,形成负高压,产生负离子流,发射到空气中。优点是,电子线路简单,使用方便,能在车内创造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中国专利94207523.4公开了一种电子式空气净化器。它主要由多根电晕线、集尘板、吸附剂和负离子发生器构成,能去除空气中0.001μm以上的悬浮尘粒及各种有害气体、细菌、污染物质和异味等。该空气净化器无噪声污染,不产生臭氧,故不会形成新的空气污染,同时还具有能补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
它们都很好地利用了空气负离子和空气流动净化的原理。但是,实践发现,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负离子量的补充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否则,由于效果欠佳将导致这类装置或器具失去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空气净化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空气中烟气的清除问题,从而对公共场所的局部环境改善提供支援。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烟气清除器,包括盒体、进气口、出气口、过滤器、负离子发生器、风机、电路板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离子发生器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元组成,其放电头并列设置在风机的风道中。
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单元产生的负离子数不小于5×106个/cm3。
本清除器的优点:
1、内置两个以上的高浓度负离子发生器,可保证达到净化要求和舒适程度,也便于满足不同场合、不同空间对负离子数量的调节需求。解决了同类器具工作中负离子量不足,功效低下不堪实用的问题。
2、设有充电电池和接入接口,可通过太阳电池板充电或外接电源充电,充电后方便于阴雨天或夜晚使用。
3、使用风机后,可增加空气流量,提高有害气体的清除效率。负离子和少量的活氧有利于提高了目标空间空气质量。初步估计,启用风扇空气流量大,净化范围增加10倍以上。净化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锥式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盒结构图
图4是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负离子发生器单元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盒体;2、充电电池;3、电路板;4、插头;5、吸附垫;6、负离子发生器;
7、风机;8、导管;9、放电头;10、(风机)风道;11、进气孔;12、太阳能电池板
13、壳体;14、太阳能电池;15、通风道;16、磁粒;17、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通常人们所说的空气负离子指的是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由电子可由所说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通过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碳素纤维和多头金属丝高压放电产生电晕,放出大量电子(e-)来,瞬即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获,形成负离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实施例的空气烟气清除器,包括盒体1、进气口IN、出气口OUT、过滤器、负离子发生器6、风机7、电路板3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负离子发生器6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元组成,其放电头9并列设置在风机的风道10中。
盒体1内设有充电电池2和电路板3。从一个接头插口4接入,通过引线可给电池充电。电能可来自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外接充电电源。例如在车上可利用现有的12伏汽车直流电源。所示的6是三个负离子发生器单元并列分布,释放电子的放电头均引入风机风道之中。风机工作时在风叶的作用下,将机箱内的负氧离子从窗栅处的出气口送出。盒体上方有进气口,循环空气经吸附垫5得到吸附和过滤。吸附垫可以方便冲洗和清理。11是风机后方的进气孔。每个负离子发生器单元产生负离子不小于5×106个/cm3(相当于5兆个)。8是导管,从中穿引出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头9。
据有关报道:在目标区达到不低于兆级数量时,负离子的保持量比较稳定,有利于发挥良好的除烟尘效果。可见,负离子发生器单元的布局数量要根据目标区的范围大小,环境特征和要求而决定。
图2所示的太阳能电池板12为外置式样,用插头引线引向接头插口即可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关良,未经潘关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果套膜袋
- 下一篇:一种用于拖拉机的铲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