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4461.2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泉;刘寒梅;程煜;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F16L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脱硫 烟道 非金属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补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烟气系统中,吸收塔出口烟道一般连接有带导流板的非金属补偿器,主要用于补偿烟道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位移及吸收振动、降低噪音。由吸收塔喷淋层洗涤除去二氧化硫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浆液水滴,沿着吸收塔出口烟道导流板进入水平净烟道。含有大量水蒸汽的净烟气撞击吸收塔顶部出口烟道的导流板,由于导流板具有类似于百叶窗的汽水分离功能,于是在导流板表面凝结成一定数量的酸水滴,酸水滴在气流的作用力下,斜线着陆于补偿器的不锈钢导流板内。导流板尺寸比烟道尺寸稍大,因此导流板低于烟道底平面,在出口烟道补偿器底部处形成积水,如果吸收塔出口补偿器的密封不好或补偿器胶皮层破损,酸水滴将泄漏于烟道外部。由于一般的非金属补偿器的结构型式无法做到与烟道完全密封,因此运行过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酸水泄漏问题,而补偿器安装位置高,检修难度大、更换成本较高,成为脱硫行业中的通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偿量大、可防止酸水泄漏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包括由织物围带构成的非金属管体,其特征在于非金属管体两端口分别向外翻折延伸构成管体连接圈,非金属管体内配合设置相邻内端里外交错的内导流板、外导流板,内导流板、外导流板外端分别向外翻折延伸构成导流板连接圈,管体连接圈、导流板连接圈叠接后通过管体连接圈外侧设置的压紧法兰与固定在烟道管体外壁的烟道法兰紧固连接,内导流板、非金属管体之间填充设置密封填料层,非金属管体底部管壁内粘结铺设非金属防护板,非金属护板前后两端伸出非金属管体用于与烟道管体底边内壁搭接配合。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防护板采用丁基橡胶板制作,其左右两侧向上弯折延伸构成侧护板,侧护板与非金属管体侧边粘结密封配合,伸出非金属管体部分用于与烟道管体底边内壁搭接侧边搭接配合。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连接圈与所连接的烟道法兰之间配合设置衬胶垫片,所述的管体连接圈与压紧法兰之间配合设置密封压条。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流板配合设置在烟气进口侧,外导流板配合设置在烟气出口侧,内导流板、外导流板的内端交错重叠。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管体由织物围带圈接构成,所述的织物围带为层状复合结构,由内到外包括玻纤布浸氟橡胶、聚四氟薄片、玻纤布、聚四氟薄片、玻纤布浸氟橡胶。
所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防护板厚度为为4~6mm。。
上述的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构思新颖、结构合理、补偿量大,且能有效满足补偿、防腐、止漏的要求,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与维护成本;特别是非金属管体采用具有自流化软胶性质的丁基橡胶板,伸缩性好、抗酸防腐性强、不易老化,位移补偿量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道管体、2—烟道法兰、3—衬胶垫片、4—密封压条、5—压紧法兰、6—非金属管体、7—密封填料层、8—内导流板、9—外导流板、10—安装螺栓、11—非金属防护板、12—管体连接圈、13—导流板连接圈、14—侧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