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432.6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虞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仙良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100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热装置,尤其是用于产生热风中的电热装置,属于电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进行干燥加工时需要用到热空气,产生热空气有许多方法,但除了直燃式外,都使用空气热交换器。空气热交换器所作用的热介质则多用蒸汽、烟道气、热水或热油等,而要加热介质则要用到燃料。受生产规模的限制的生产领域,如在虾皮生产中常常用的是燃煤烟道气加热空气后作干燥介质。虾皮是将饭虾蒸熟后干燥制成的,干燥使用饭虾烘道。目前这些烘道的供热主要是靠燃烧煤得烟道气再加热空气来提供,其供热装置主要包括炉膛和热交换排管,即通过煤在炉膛的燃烧,将热烟道气经排管后排空,而排管则加热排管外空气,该热空气在鼓风机的驱动下,连续向烘道送入燥热流动空气,达到干燥饭虾的目的。由于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生产工场中也有煤粉尘随风飘动,因此煤炉供热装置存在着一定的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随着使用此类烘道规模的越来越大,污染问题逐渐突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另外,还有一种加热空气的装置即电热装置,其发热元件是电热丝,常见的是将电热丝穿在耐热材料中,如穿在石英管内以加热外围空气,耐热材料是电热丝的支撑件以防止电热丝发热后变软下堕。电热装置在应用中也相当于一个热交换器。但这种电热装置的电热丝放置在耐热材料中,为提高热效率就要选择较好的材料,这就导致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煤烟尘污染的、可降低烘道能耗的、成本低的电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包括电热丝和电热丝支撑件,所说电热丝为螺旋管结构,所说电热丝支撑件包括细于电热丝螺管中孔的耐热绝缘棒、其上有2个以上的电热丝孔的耐热绝缘板,其中耐热绝缘棒穿在电热丝螺管内孔中,套有电热丝的耐热绝缘棒穿过2块以上的耐热绝缘板上的电热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由于支撑电热丝不下堕的耐热绝缘棒穿在电热丝螺管内,电热丝直接与需要加热的空气接触,降低的热量消耗,提高了热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与一种将螺管电热丝缠在耐热材料外的结构比有结构紧凑、对风阻力小的优点,而与使用燃料的加热空气的装置比有无污染、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所述电热装置还置有固定杆和套管,耐热绝缘板上有安装孔,固定杆穿过耐热绝缘板上的安装孔后两端用螺母紧固,套管套在每两块耐热绝缘板之间的固定杆上。
所述耐热绝缘棒是玻璃管,尤其是石英玻璃管,以降低成本和减少热量的浪费。
所述电热装置还置有反射防风罩,是以薄板构成的有弧形曲面的瓦状零件,其轴线与固定杆的轴线平行,该防风罩在应用时迎向来风方向,用以防止电热丝所受冷风量太大而降低电热丝的加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中:1-玻璃管,2-电热丝,3-耐热绝缘板,4-套管,5-安装杆,6-反射防风罩;
图2为图1中I区域的放大图,图中:1-玻璃管,2-电热丝,3-耐热绝缘板;
图3为图1轴向剖图,图中:1-玻璃管,2-电热丝,3-耐热绝缘板,4-套管,5-安装杆,6-反射防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有6块圆形的耐热绝缘板3,耐热绝缘板上有开在中心上的安装孔和按两层圆周分另按8等分和6等分分布了14只电热丝孔,有安装杆5穿过6块耐热绝缘板上的安装孔并在每2块耐热绝缘板之间套一套管4,两端用螺母与安装杆两端的螺纹连接使6块耐热绝缘板经此组装起来。螺管电热丝2以内孔套在玻璃管1外,再穿在耐热绝缘板的电热丝孔内,14条电热丝连接成7条以2条电热丝串联的并联电路。有具有抛物线曲面的反射防风罩6两端折出安装襻安装在安装杆两端。
2、由如上例的18个电热装置经将安装杆两端螺纹安装在架子上构成电热装置阵,并按3组各6个依Y接法接入电源中。每个电热装置额定功率为5千瓦,总额定功率90千瓦。
3、由如上例的18个电热装置经将安装杆两端螺纹安装在架子上构成电热装置阵,在电路上分成两路,每个电热装置额定功率为10千瓦,每组总额定功率90千瓦,一组使用时另一组备用。
4、电热装置的耐热绝缘板为长方形,其安装孔在4角,其上有10行6列电热丝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仙良,未经虞仙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凸轮轴调节器的锁定构件
- 下一篇:内容编辑受保护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