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智能防雷过欠电压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287.1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碎挺;苏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碎挺;苏玉清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4;H02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智能 防雷 电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家用供电线路电压的防雷、过压、欠压、延时的电子电器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空调、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家用电器的日益普及,但因电力供应不足和用电不均,电网电压波动较大,雷击破坏,家用电器因此常受到严重损坏。虽然市场上家用电器的过欠压保护器和避雷装置较多,但并没有一体化的产品,其中过欠保护装置大概分为两类,一类由保险丝或保险管、压敏电阻、过压保护元件组成,当电压超过其保护值时,保护元件工作,保险丝或保险管烧断,及时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这类保护器,当电压恢复正常时,不能自动恢复接通电源,使用非常不方便。另一类由保护电路、继电器或可控硅组成,当电压超过保护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而电压恢复正常时不能自动恢复接通电源,然而这类产品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没有防雷、欠压、延时等功能,不能对供电线路及家用电器起到有效的保护。市场上的防雷装置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外部安装避雷针,然而室内的用电设备仍常常被雷击破坏,而且不能广泛运用,只能保护部分高建筑。另一类是传统结构的阀型避雷器,是将金属氧化物阀片直接并于电源线与地之间,当阀片漏电严重或被强雷电流击坏时,往往会引起供电系统短路、停电等事故,不能起到可靠保护作用,而且没有过压、欠压、延时等功能,不能对供电线路及家用电器起到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有良好自保式防雷保护性能、过欠压延时的全自动智能防雷过欠电压保护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智能防雷过欠电压保护器,它包括取样电路、过欠电压控制电路、延时电路、驱动电路、继电器J,取样电路一端与电网相连接,取样电路另一端与过欠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过欠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IC—1、IC—2、IC—3,取样电路与比较器IC—1、IC—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IC—1、IC—2输出端各串接一个二极管D2、D3,二极管D2、D3的正极还与电压比较器IC—3输入端相连接,电压比较器IC—3的输出端还和由三极管Q3组成的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Q3集电极上串接一个继电器J。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上电时能延时对电器延时供电,在电压过高或过低时能快速自动切断电源,待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后能延时180S对电器供电;使家用电器得到有效保护而不会烧坏;当受到雷击时防雷保护模块对雷电波具有分流限幅作用,当部分雷电电流,避开防雷保护模块,进入电路,自保式防雷电路感应电压达到瞬态二极管放电电压和压敏电阻的击穿值时,形成几乎短路现象,而熔断保险丝,从而保护后面的电路,这时除过欠压保护装置早已切断电源外,保险丝又熔断,与防雷保护装置构成了五重保护,非常有效的保护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智能防雷过欠电压保护器的电路图。
图2为防雷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自保护式是由防雷电路1、取样电路2、过欠压控制电路3、延时电路4、驱动电路5、继电器J等组成,电网电压经电阻R21、R22并联接地、R22、二极管D4并联电源线之间,保险丝串联保护,电容CI降压,DB1桥式整流器,电容EI滤波,稳压管DWI电阻R2、R3、三级管Q1并联稳压,供给继电器J电源,再经电阻R4、稳压管DW2、三极管Q2串联稳压,供给集成块IC1-3电源,再经电阻R5降压、稳压管DW3稳压,电容C2、E3滤波,作为取样电压与其比较的基准电压。取样电路经电阻R7降压,二极管D1半波整流器,电容E4、C3滤波,电阻R8、R9、R10、R11、电位器RW分压与其基准电压经比较器IC1-1、IC1-3比较放大,控制二极管D2、D3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比较器IC1-3同相端电位高于或低于反相输入端参考电压,使比较器IC1-3输出高电位或低电位,以驱动输出电路工作。
电压比较器IC1-3输出端并接一个发光二极管DD1,三极管Q3集电极上并接一个发光二极管DD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阻R1、R12、R13、R14、R15、R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碎挺;苏玉清,未经郑碎挺;苏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轴承过热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台阶式操作阀控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