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176.0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华 |
主分类号: | E04F10/00 | 分类号: | E04F10/00;E04F10/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遮阳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一般用于建筑物屋面(顶部)的外遮阳。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建筑物屋面顶部所采用的为瓦片、毛毡、夹芯瓦、铁皮瓦、玻璃瓦等挡风遮雨的材料,但在炎热的夏季,在太阳的暴晒之下,即便室内安装了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室内的温度仍处于偏高状态,并且大量开启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环保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方便、实用安全的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采用组装式结构,其包括骨架系统、遮阳幕布系统、转动控制系统,遮阳幕布系统、转动控制系统均安装于骨架系统上,遮阳幕布系统与转动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转动控制系统控制遮阳幕布系统的展开与关闭。
骨架系统最好由骨架单元组装而成,包括外遮阳立柱、横梁、侧纵梁,四根外遮阳立柱、两根横梁、两根侧纵梁组成一间骨架单元,外遮阳立柱的顶部横向安装横梁,外遮阳立柱的上部纵向安装侧纵梁,横梁撑杆斜向安装在外遮阳立柱与横梁之间,侧纵梁撑杆斜向安装在外遮阳立柱与侧纵梁之间;所述的遮阳幕布系统最好包括外遮阳幕布、拉幕管、托幕线、压幕线、压幕线扣、吊扣,每间骨架单元上纵向分布敷设托幕线,顶部的托幕线两端固定于横梁,骨架单元侧部纵向分布敷设的托幕线两端固定于外遮阳立柱,每个骨架单元上设有一片外遮阳幕布和一条拉幕管,外遮阳幕布、拉幕管横向放于托幕线上,外遮阳幕布一侧固定于横梁上,另一侧固定于拉幕管上,压幕线纵向分布敷设于外遮阳幕布上,顶部的压幕线两端固定于横梁,侧部的压幕线两端固定于外遮阳立柱上,顶部外遮阳幕布及拉幕管与压幕线之间由压幕线扣扣牢,侧部由吊环将遮阳幕布与压幕线连接;所述的转动控制系统最好包括拉幕电机或手动拉幕机构、转管、转管支架、转管中间吊支架、转管传动钢丝绳、导向轮,导向轮安装在骨架系统纵向两端的横梁上,纵向中间的外遮阳立柱上安装有转管支架,纵向中间的横梁上安装有转管中间吊支架,转管安装于转管支架和转管中间吊支架上,转管的一端安装于拉幕电机或手动机构上,转管钢丝绳通过安装于横梁上的导向轮缠绕于转管上,转管钢丝绳通过拉幕布钢丝绳固定件固定于拉幕管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组装式结构,因而可视用户要求应建筑物不同配置不同大小的外遮阳体系,并具有组装方便、使用安全、现场组装无焊点、结构稳定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遮阳立柱,2:横梁撑管,3:侧纵梁,4:横梁,5:外遮阳幕布,6:拉幕管,7:拉幕管钢丝绳固定件,8:压幕线,9:托幕线,10:转管钢丝绳,11:转管支架,12:转管,13:转管中间吊支架,14:赶网片,15:压幕线扣,16:导向轮,17:端面横梁斜撑,18:中间水平撑,19:端面桁架,20:侧纵梁撑管,21:吊环,22:吊挂件,23:拉幕电机/手动拉幕机构,24:压幕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用外遮阳体系的一种实施例,采用组装式结构,包括骨架系统、遮阳幕布系统、转动控制系统,遮阳幕布系统、转动控制系统均安装于骨架系统上,遮阳幕布系统与转动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转动控制系统控制遮阳幕布系统的展开与关闭。骨架系统由外遮阳立柱1、横梁撑管2、侧纵梁3、横梁4、端面横梁斜撑17、中间水平撑18、端面桁架19、侧纵梁撑管20通过标准件组装而成;遮阳幕布系统由外遮阳幕布5、拉幕管6、拉幕管钢丝绳固定件7、压幕线8、托幕线9、赶网片14、压幕线扣15、吊环21、吊挂件22、压幕卡24等组成;转动控制机构由转管钢丝绳10、转管支架11、转管12、转管中间吊支架13、导向轮16、拉幕电机23、电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华,未经张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锁锁芯中天地钩的行程调节机构
- 下一篇:节能保温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