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内热式石膏连续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3911.6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5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凌庆年;张荫宗;吴关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028 | 分类号: | C04B11/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5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内热 石膏 连续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连续转化器,特别是一种蒸汽内热式石膏连续转化器,主要适用于石膏的连续煅烧,以获得β半水石膏。
背景技术
早在70年代国内就进行了石膏干燥机的开发,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和所设计的热轴结构过于复杂,因此中途停止。随着国外设备的引进,国内这方面的资料不断增多,在结构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进,目前多用在水处理中的污泥烘干以及选矿业中的矿泥烘干。目前的大部分机型只适用于间歇操作,并且无法用在粉状产品的生产上,也无法适应对成品含水率有严格要求石膏粉的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传热效率高、能耗低,并且能够保证连续生产不死机的蒸汽内热式石膏连续转化器,煅烧过程中气体用量少,可大大减少除尘设备的负荷,得到高质量的β半水石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汽内热式石膏连续转化器,具有外壳,其顶部分别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开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沉降室,沉降室底部布置一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中空轴,每根中空轴上均匀设置与之连通的空心浆叶,相邻中空轴上的空心浆叶相互配合,所述中空轴一端连接旋转接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输出轴的数目与中空轴数目一致,并且通过气封装置与中空轴连接。
所述沉降室内、靠近出料口处设有料位控制板。
所述空心浆叶为螺旋状,其推料螺旋角α为9-15度,背角β为2-5度;侧面呈扇环形,其夹角γ为110度至1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轴和空心浆叶结构来烘干石膏,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单位体积内传热面积大,大大提高了传热效率;空心浆叶设计为螺旋状,在对石膏进行搅拌烘干的同时,利用螺旋形空心浆叶将烘干的石膏输送至出料口,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此外,本实用新型气体用量少,大大降低了除尘设备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空心浆叶的侧面图。
图4是图3的A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外壳1,其顶部分别设有进料口2、进气口3和出气口4,底部开有出料口5。所述外壳内设沉降室6,沉降室6底部布置一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中空轴7。本例中,中空轴7数目为四根,每根中空轴7上均匀设置与之连通的空心浆叶8,相邻中空轴7上的空心浆叶8相互配合;如图3、图4所示,本例中,空心浆叶8为螺旋状,其推料螺旋角α为12度,背角β为3度;侧面呈扇环形,其夹角γ为120度。所述中空轴7一端连接旋转接头9,该旋转接头9另一端连接至蒸汽源,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至传动装置11,该传动装置输出轴的数目与中空轴7数目一致,并且通过气封装置12与中空轴7连接。
所述沉降室6内、靠近出料口处设有料位控制板13,以便于控制物料流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煅烧作业时,蒸汽通过旋转接头9进入中空轴7和空心浆叶8中,并将中空轴7和空心浆叶8加热;同时物料和热空气分别通过进料口2和进气口3进入沉降室6内,被加热的中空轴7和空心浆叶8在电机10的带动下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和烘干从而产生β半水石膏。由于空心浆叶8为螺旋形,且设置的推料螺旋角α大于背角β,因而在搅拌的同时,逐步将烘干的物料推送至出料口5进行卸料;与此同时,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缘故,物料蒸发的水分被热空气推动自下而上从顶部的出气口4排出。如此不断循环,即可连续不间断的生产β半水石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氰化废水膜处理回用装置
- 下一篇: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蓄热式玻璃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