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底部通单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3066.2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梁英标;郑宝钱;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0 | 分类号: | B01J8/20;C08F8/20;C08F1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15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底部 单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反应釜底部通单体装置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聚合物时,一般采用水相悬浮法,设备如图1所示。也有的是用水相浸渗法,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相浸渗法制备氯化聚乙烯(授权公告号:CN 1103340C),其依次按照下述过程制备:按需将粉状聚乙烯、分散剂、添加剂与水加入装有搅拌器的氯化反应器中,搅拌,混合,配制成含固量为7~9%的浆料,加热至70~75℃,抽真空达240~260mmHg柱,稳压8~12分钟,加入氯气,增压至2.5~3.5at,浸渗25~35分钟,再通入反应所需的足够量的氯气,加热至125~135℃,搅拌,反应,得到含本发明产品氯化聚乙烯的母液,经后续的酸水分离、中和、水洗、脱水、干燥步骤后得到本发明的氯化聚乙烯产品;聚乙烯是高密度聚乙烯,优选其颗粒度为110~250微米范围的均一的颗粒分布;该产品含氯量20~45%,残余结晶度0~2%,门尼粘度50~110,伸长率500~1000%。无论采用水相悬浮法还是水相浸渗法,一般在生产氯化聚乙烯时,都采用釜上通氯的方式,但采用釜上通氯方式,反应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时常出现后期釜压上涨的过快,给正常生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再随着氯化聚乙烯主体反应釜体积放大,釜上通氯管的伸入长度增加,极易在生产过程中折断,更换率加增,在生产成本上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底部通单体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采用釜上加单体方式,反应的效果较差,时常出现后期釜压上涨的过快,给正常生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再随着氯化聚乙烯主体反应釜体积放大,釜上通氯管的伸入长度增加,极易在生产过程中折断,更换率加增,在生产成本上大大增加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底部通单体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底部连接有可通液氯的分布器,整个分布器为雨伞型,分布器底端通过管路连接有球阀,球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切断阀、气动调节阀、流量计。
反应釜底部连接有单体的分布器和分布器底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控制系统。
a、所述的反应釜底部连接有单体的分布器,整个分布器为雨伞型,单体进入釜内后,通过均帽上分布的小孔喷向反应釜内部,使得单体与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反应。
b、分布器底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含有球阀,球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切断阀以及气动调节阀以及流量计。
反应釜包括釜盖及釜体。由于采用分布器的方式,取消了通氯管,因此减少了定期更换通氯管的麻烦。气动调节阀可以调节所通氯气的流量,切断阀可以在整个装置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断管路,球阀可以靠旋转阀杆来使阀门畅通或者闭塞。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器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顶部连接有外表面为球面型的均帽,均帽上开有若干通孔与柱体内部连通。整个分布器为雨伞型,液氯从柱体进入均帽后,通过均帽上分布的通孔喷向反应釜内部,使得液氯与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均帽上分布的通孔直径为2~4mm。通孔的设置需要保证分布器中喷出的液氯能够覆盖整个釜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的直径为1.5~3.5m。反应釜的大小可根据产量而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釜底通氯的方式,反应的速率较高、效果较好,不会给正常生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取消通氯管的设置,零件更换率下降,在生产成本上大大减小,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通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反应釜底部通单体装置,如图2,有一个直径为2.5m的反应釜1,反应釜1底部连接有一个雨伞型的可通液氯的分布器2,如图3,分布器2包括中空的柱体6,柱体顶部连接有外表面为球面型的均帽7,均帽7上分布有通孔7-1,通孔与柱体6内部连通,并且通孔的直径为3mm。柱体6下端通过管路连接有球阀3,球阀3依次连接有切断阀4、气动调节阀5、流量计8。
使用时,液氯依次经过气动调节阀5、切断阀4、球阀3通入分布器2,液氯通过通孔7-1喷射到反应釜1的底部,与釜内的物料进行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