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866.0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勇;杨娟;谭来仔;汤昱;刘宇峰;陈瑞平;张林;何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新风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机,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热回收装置的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全新风除湿机以其独特的空气处理方式和工程适应性已经在有全新风除湿需求的各种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如国防工程、存放有毒有害物的仓库等。但我们知道全新风除湿机没有回风,全部处理室外高热高湿的新风,与回风型的除湿机相比,通常全新风除湿机本身的能耗很大,且大量排风的能量不经过利用就排出室外也非常可惜。现有的全新风除湿机虽然能满足全新风除湿的需求,但能耗较高,这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是背离的,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且有时单机设备体积较大,不能顺利通过矮小的门洞。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全新风除湿需求且具有更好工程适应性的高效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
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全新风除湿机,它包括前级调温除湿系统和后级降温除湿系统以及热回收器,调温除湿系统由前级压缩机、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前级热力膨胀阀和前级蒸发器依次串接布置,在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的线路中还串接有控制冷媒流向的电磁阀和单向止回阀;降温除湿系统由后级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后级热力膨胀阀和后级蒸发器依次串接布置,前级蒸发器和后级蒸发器沿空气流动方向前后串联布置;热回收器设在风冷冷凝器和前级蒸发器之间,室外新风由热回收器的进气管道入口进入,热回收器的进气管道出口与前级蒸发器连通,后级蒸发器的出气管道与热回收器的出气管道入口连通,热回收器的出气管道出口与风冷冷凝器连通,风冷冷凝器的出气管道与风机连通,通过风机将被处理空气送出。
其中,所述的热回收器为板翅式热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为模块化组合式,由除湿段、热回收段和再热送风段三个模块单元组合而成。
除湿段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主要包括两级相互独立的蒸发器和集水装置;热回收段对新风预冷,对除湿段的出风再热,主要包括板翅式热回收器和集水装置;再热送风段对第二次出热回收器的空气进行再热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空气输送到目的地,主要包括风冷冷凝器、离心风机和压缩制冷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采用PLC控制方式根据温、湿度指标进行控制,主要分别控制压缩装置制冷量、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从而决定了需要的再热量。
从热回收器进入的新风依次经过前级和后级两个蒸发器降温除湿,然后再回到热回收器,与新进入热回收器的新风进行热湿交换,被加热后送入风冷冷凝器,经风冷冷凝器加热后经风机排出到需要的空间。当室外新风的焓值高于某一设定值时,前级调温除湿系统和后级降温除湿系统同时运行,调温除湿系统的电磁阀C关闭,D开启,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水冷冷凝器冷凝后变为中温高压的液体,经电磁阀D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汽液两相混和物,进入蒸发器,在其内蒸发并吸收通过蒸发器的新风热量,后变为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完成一个制冷循环。降温除湿系统的工作过程与调温除湿系统相同。当室外新风的焓值低于某一设定值时,调温除湿系统运行,降温除湿系统停止运行。根据出风温度确定电磁阀C、D的开启或关闭,如果出风温度较低的时候,D开启,C关闭。制冷剂从压缩机经水冷冷凝器和热力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空气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进入热回收器与新进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排出。如果出风温度较高,D关闭,C开启,制冷剂从压缩机经风冷冷凝器和热力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空气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进入热回收器与新进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排出,最后再经风冷冷凝器加热后,经风机排出。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板翅式热回收器应用于全新风除湿机中,节能效果明显,与普通全新风除湿机相比,单位功率除湿量可提高21%,且性能可靠稳定。(2)采用组合式结构,集成度高,具有更好的工程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负式徒步行人助走装置
- 下一篇:精确风量分配的司机室风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