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管道洞口封堵专用吊模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1202.4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恒晞;温锦明;周玉宝;钱红;刘俊;刘钢;应兆兵;江厚锚;洪秀平;周静;戴厚祥;季建国;强恩宝;汪凡;黄智童;甄伟;潘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29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管道 洞口 封堵 专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器械,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管道洞口封堵专用吊模工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中管道洞口需要进行混凝土补浇,而混凝土补浇常用的模板为木质吊模,其缺点一是周转率低,并且支、拆很不方便;二是吊模与现浇板板底接触不严,管根混凝土易凸出板底,造成顶棚不平,影响观感效果;三是吊模牢固性差,影响混凝土填实,补浇混凝土时易出现漏浆现象,使得混凝土由于不密实,造成管道根部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木质管道洞口混凝土补浇吊模使用不便、不以重复利用且浇铸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管道洞口封堵专用吊模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施工管道洞口封堵专用吊模工具,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个与立管2外径相配的半圆形钢管7,在每个半圆形钢管7的上端焊接有直径大于管道洞口的半圆形托板3,在每个半圆形钢管7的管身上至少焊接有一个半圆形扁铁抱箍5,半圆形扁铁抱箍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穿装连接螺钉6的螺孔4。
在所述的半圆形钢管7的内壁上贴装有弹性衬体。
所述的弹性衬体为海绵胶带或衬胶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安装简便、易操作,作业时可根据立管不同外径,如50、75、110、200mm等,制成相配套的专用模,并具有成本低、周转率高、支模牢固严密、支拆方便、节省人工等优点,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扁铁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
一种建筑施工管道洞口封堵专用吊模工具,它包括两个与立管2外径相配的半圆形钢管7,如图1,在每个半圆形钢管7的上端焊接有直径大于管道洞口并与现浇板1的下部相抵的半圆形托板3,如图2所示,在每个半圆形钢管7的管身上焊接有一个或二个半圆形扁铁抱箍5,如图3,半圆形扁铁抱箍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穿装连接螺钉6的螺孔4(也可用通孔代替),如图4,具体使用时如果立管2的表面不光滑,则可在半圆形钢管7的内壁上贴装海绵胶带或衬胶皮之类的弹性衬体8。
本实用新型的两块半圆钢管7的内径为:立管2的管道外径加衬胶皮或海绵胶带的厚度乘以2,顶面焊的两块半圆形托板3的厚度以3-5mm为佳,半圆钢管7的中间位置处焊上带螺孔4的腰箍(即半圆形扁铁抱箍5)。施工时只要按所需浇注立管的管径,配置与之匹配的吊模工具,若洞口大小有出入,可在吊模工具上方放两块与立管管径相匹配的模板,若立管表面不光滑,可在半圆钢管7内壁贴上单面海绵胶带,消除模板空隙,防止漏浆,拧紧连接螺钉6,使两板半圆钢管7扣牢在立管外围,就可完成吊模施工。用此吊模工具施工,安装时简便、易操作,又能确保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