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井下卧底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190.5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世东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3/00;E21D20/00;E02F3/96;E02F3/28;E02F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井下 卧底 | ||
1、一种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它包括车体部分和执行机构,车体部分包括工作台、驱动装置(13)、行走装置和油箱(12),驱动装置(13)与行走装置为传动连接,工作台通过行走装置上部设有的底盘(1)与行走装置连接,工作台的前部与执行机构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挖掘臂和操作头,挖掘臂的头部与操作头连接,尾部设有支座(2),在挖掘臂和工作台之间设有回转装置,挖掘臂包括大臂(3)、小臂(4)和动臂(5),小臂(4)的一端与操作头为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动臂(5)连接,在小臂(4)的上方设有动臂油缸(6),动臂油缸(6)的伸缩端通过连杆(7)与操作头为转动连接,连接端与动臂(5)为转动连接,动臂油缸(6)通过连接管I(8)和操纵装置的油路控制阀(9)与进油管(10)和回油管(11)连通,大臂(3)的一端与动臂(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回转装置为转动连接,在大臂(3)的上方设有大臂油缸I(14)和大臂油缸II(15),大臂油缸I(14)的伸缩端与动臂(5)为转动连接,连接端与大臂(3)为转动连接,大臂油缸II(15)的伸缩端与大臂(3)转动连接,连接端与支座(2)为转动连接,大臂油缸I(14)依次通过连接管II(16)、大臂油缸II(15)和操纵装置的油路控制阀(9)与进油管(10)和回油管(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头为挖斗(17)、破碎锤或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装置包括箱体(18),在箱体(18)的底部设有旋转座(19),旋转座(19)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座(20),支撑座(20)上连接有回转支承(21),回转支承(21)与挖掘臂的支座(2)连接,在旋转座(19)的另一侧设有支架(22),支架(22)和旋转座(19)固定在工作台上,在箱体(18)内设有水平扭转装置和垂直扭转装置,水平扭转装置和垂直扭转装置通过回转支承(21)与挖掘臂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装置设有装配式钢制履带(38),在装配式钢制履带(38)内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引导轮(23)、张紧油缸(24)、支重轮(25)、行走马达(26),引导轮(23)由张紧油缸(24)支撑,张紧油缸(24)的一端与引导轮(23)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油单向阀(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在行走装置的前部设有推土铲装置,推土铲装置位于两装配式钢制履带(38)之间,推土铲装置包括连接杆(28)和铲体(29),连接杆(28)的一端与铲体(29)为转动连接,铲体(29)与挖掘机的宽度相同,另一端与底盘(1)上设有推土铲支座(30)为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8)的上方设有推土油缸(31),推土油缸(31)的伸缩端与铲体(29)连接,连接端与底盘(1)上设有的油缸支座(32)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油路控制阀(9)设置为手动多路阀,手动多路阀的一侧设有控制手柄(33),在手动多路阀与连接管II(16)和连接管I(8)之间都设有节流阀(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下卧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的顶部设有空气滤清器与回油管(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世东,未经许世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1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板材折弯模拟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课堂教学质量反馈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