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759.6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玉;刘昊;虞建立;钱璟;张轩;方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用于 炼钢 净化系统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距离无线控制器,特别涉及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工业应用中,短距离(数百米内)的控制是通过线缆实现控制器的信号传递,需要大量、繁缛的布线,增加成本的同时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易维护等问题。而GSM等传统中低频无线通信技术适合长距离的通信领域,成本高,抗干扰性差,用于工业现场控制时,极容易受到工业现场的中低频段的电磁波的干扰,故中低频通信技术不适合工业领域的无线控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其能够省去大量、繁缛的布线,并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包含控制模块1、电源模块5、按键模块6、显示模块7,电源模块5向控制模块1提供工作电源,控制模块1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CS、数据信号STD、时钟信号SCK、串并口模式选择信号PSB、复位信号RST分别接显示模块7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输入端,按键模块6输出的按键中断信号KBI1~KBI5分别接控制模块1的五个按键中断端口,还包含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和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上述控制模块1输出的第一、第二射频输出信号(RfOut1、RfOut2)分别接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的第一、第二输入端,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输出的射频发送信号RfTx接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控制模块1输出的射频控制信号RfSel接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输出的射频接收信号RfRx接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的输入端,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输出的第一、第二射频输入信号RfIn1、RfIn2接控制模块1的第一、第二输入端,由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发送/接收2.4GHz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2.4GHz无线射频模块发送、接收数据,不依靠线缆通信,从而省去了繁缛的布线,彻底解决了由繁缛布线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稳定性。另外,无线射频模块工作在2.4GHz频段,不易受到工业现场的中低频段的电磁波的干扰,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还有比传统工业控制器更加美观、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的总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1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模块6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块7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5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程序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基于紫蜂技术的用于炼钢净化系统的控制器,包含控制模块1、电源模块5、按键模块6、显示模块7,电源模块5向控制模块1提供工作电源,控制模块1输出的片选使能信号CS、数据信号STD、时钟信号SCK、串并口模式选择信号PSB、复位信号RST分别接显示模块7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输入端,按键模块6输出的按键中断信号KBI1~KBI5分别接控制模块1的五个按键中断端口,还包含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和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上述控制模块1输出的第一、第二射频输出信号(RfOut1、RfOut2)分别接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的第一、第二输入端,射频发送匹配模块3输出的射频发送信号RfTx接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入端,控制模块1输出的射频控制信号RfSe1接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输出的射频接收信号RfRx接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的输入端,射频接收匹配模块4输出的第一、第二射频输入信号RfIn1、RfIn2接控制模块1的第一、第二输入端,由射频收发控制模块2发送/接收2.4GHz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式电子古筝
- 下一篇:一种背包读卡方式的线缆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