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旋风消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690.7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李松;倪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波;倪志刚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旋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旋风消泡的装置。主要适用于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曝气池产生大量泡沫的消除,在医药废水、印染废水及化工废水中可广泛应用,也可适用造纸、发酵等过程中水池内泡沫的消除。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由于空气的混入,容易产生气泡。尤其是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等工业废水,常出现曝气池泡沫堆积,甚至出现泡沫封池的现象,不仅影响池体的景观效果,而且影响氧气的传递,对微生物的生长不利,甚至影响污水处理的质量。
目前处理曝气池泡沫过多的现象,普遍采用投加消泡剂和安装高压喷淋水管。投加消泡剂成本很高,消泡剂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大量消泡剂进入处理系统,增加了系统的负荷,可能导致出水的水质变差,COD升高,而且经过很短时间泡沫又会重新堆积,导致投加消泡剂量的增加,也增加了处理成本。
安装高压喷淋水网可以防止泡沫外溢,但是基建费用高,用自来水喷淋运行费用也很高。而且高压喷淋水网运行后周边环境不好,水雾弥漫,走道污水横流等情况,维修也不方便。
另外如脱泡塔等处理方法,在实际运行中效果也不很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旋风消泡的方法和装置,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有效消去水池内的泡沫问题,不但经济合理,而且处理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旋风消泡装置,包括风机、旋风消泡分离筒、进泡管道和吸泡管道,所述旋风消泡分离筒的出泡口连接风机;进泡管道连通旋风消泡分离筒;吸泡管道安装在水池的一侧,其吸入口延伸至水池液面附近,其排出口连接进泡管道。
上述旋风消泡分离筒包括外筒体、外下锥体、出泡口、内筒体、下锥体和液体导流管,外筒体上端封闭,进泡管道与外筒体连接处位于外筒体上部且与外筒体圆周面相切,外下锥体设在外筒体底部,液体导流管设在外下锥体底部出口处,内筒体镶套在外筒体内部,内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泡口和下锥体,其中出泡口伸出外筒体并与风机连接,下锥体的出口则位于外筒体内部。
在吸泡管道的一侧开有小缝用于收集气泡并进行初步负压破碎气泡;而进泡管道和消泡筒相切;消泡筒由外筒和内筒镶套组成,外筒用于破碎气泡和分离泡液,内筒用于风机抽吸气体产生负压。
高效旋风消泡的方法是:风机向消泡筒抽吸气体,使消泡筒产生负压,与消泡筒相连接的吸泡管道,安装在水池的一侧,收集水池上的气泡并进行初步负压破泡,气泡和泡液通过与旋风消泡分离筒相切的进泡管道快速被吸入消泡管道,在旋风消泡分离筒的外筒高速旋转,与壳壁快速激烈的碰撞而破碎,气泡破碎后产生的泡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壳壁回流到水池中,而气体由于内筒产生的负压而沿着内筒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消泡简单、可行,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便,运行成本较低,消泡效果理想,且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等特点。
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
(1)此为一种物理消泡方法,可保证消泡后的泡液不会增加污水处理的负荷,不会影响出水的水质。
(2)此装置简单,安装方便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和投资设备,基建费用低,运行成本低。
(3)此方法消泡的环境很好,不会影响消泡池的景观,而且可有效使消泡后产生的泥水混合物回流至水池中,气体外排,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4)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旋风消泡装置的高程布置图。
图2为旋风消泡分离筒的正面视图。
图3为旋风消泡分离筒的剖面图。
图4为吸泡管道的正面视图。
图5为吸泡管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旋风消泡的装置由风机1、旋风消泡分离筒2、进泡管道3、吸泡管道4组成。
如图1所示,风机1向旋风消泡分离筒3抽吸空气,使旋风消泡分离筒2产生负压,与旋风消泡分离筒2相连接的吸泡管道4就会收集水池中的气泡并进行初步负压破泡,气泡由旋风消泡分离筒2外筒体5相切的进泡管道3快速进入旋风消泡分离筒2,在外筒体5高速旋转,与壳壁快速激烈碰转而破碎,气泡破碎后产生的泡液通过与外筒体5相连接的下椎体9回流到水池中,而气体通过内筒体8被风机1排出,可以实现气水分离和泡沫破碎的双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波;倪志刚,未经刘波;倪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生物氧化菌落生长器
- 下一篇:珍珠排序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