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应急通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7605.1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5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84/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应急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应急通讯系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的卫星应急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卫星应急通讯指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迅速、准确、全面了解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指挥,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对于一个典型的卫星应急通讯指挥系统而言,目前公知的模式是整个系统由固定应急指挥中心和移动应急指挥中心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卫星中继建立起宽带双向通信链路。其中,固定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为根据移动应急指挥中心提供的突发现场回传信息进行指挥调度,其通信站点的建设可于突发事件未发生时先期完成;移动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为采集突发现场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实时回传至固定应急指挥中心,并接收来自固定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命令,实现实时双向通信,其通信站点则须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临时建设。
目前,移动应急指挥中心站点的建设普遍采用的方式有:一、采用经专业厂家改装后配备安装卫星通讯终端系统的应急卫星通信车;二、由普通车辆运载各类应急卫星通信设备至突发现场,由工程人员现场完成设备的连接及调试。前者由于对车辆性能及改装技术要求较高导致投资巨大,后者则由于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及设备连接调试工作的操作复杂度较高体现出在应对突发情况方面的不足。
于是就需要一种便于携带并且集成有各种功能的卫星应急通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卫星应急通讯系统中,移动应急指挥中心通信站点建设各类方式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卫星应急通讯系统。该终端系统集成多个卫星通讯系统基本模块,预留与各种非卫星通讯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等)的接口,具备与卫星通信网络固定地球站间的实时双向通信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该卫星应急通讯系统包括:天线控制器,控制天线进行展开、闭合及自动对星过程;卫星终端模块,接收来自经卫星转发的卫星固定地球站的信号;网络模块,与所述卫星终端模块相连,将卫星终端模块接收的卫星信号传输至VoIP模块;VoIP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相连,提取卫星信号中的语音/传真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解压缩,还原成模拟信号以提供系统外接的电话机/传真机接收;RJ45-RJ11接口模块,与所述VoIP模块相连,通过RJ45与RJ11两种接口的转换连接VoIP模块与系统外接的电话机/传真机相连,提供语音/传真的实时双向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天线控制器启动后可在3分钟内完成自动对星过程,建立与主站或远端卫星站点的IP通信链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卫星应急通讯系统还包括:GPS天线,通过放置在室外无建筑物、树木遮挡处接收来自GPS全球定位系统专用卫星发送的定位信息;GPS模块,与所述GPS天线相连,获取并存储来自接收器的定位信息;TCP/IP-串口转换模块,与所述GPS模块相连,通过串口与RJ45两种接口的转换连接GPS模块与所述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将定位信息传输至所述卫星终端模块,该卫星终端模块将GPS定位信息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卫星信号,并通过卫星天线经卫星转发以实现GPS定位信息的单向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卫星应急通讯系统还包括:散热系统;电源变压器,连接在电源开关和网络模块之间,为网络模块提供变压后的交流电源;电源模块,与卫星终端模块、VoIP模块、TCP/IP-串口转换模块、GPS模块、散热系统相连,为上述部件提供直流电源;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模块和交流电源之间,用以控制直流电源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卫星终端模块、VoIP模块、网络模块、TCP/IP-串口转换模块、散热系统、电源变压器、电源模块、RJ45-RJ11接口模块、GPS模块集成为一体,固定于同一模板上。这些部件通过诸如螺丝、铜柱、硅胶的连接方式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通讯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撑和芯撑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铸造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