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7073.1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8 | 分类号: | B66C2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兰英 |
地址: | 201200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副臂防后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起重机的副臂向后倾斜的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副臂很重且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副臂与主臂之间的角度变化大,为了安全起见,副臂与主臂之间的仰起角度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一种防止起重机副臂向后倾斜的装置而成为工程技术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防止副臂向后倾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设置于主臂的臂头与副臂的下节臂之间。该装置包括引导板、连接杆总成和就位板。引导板一端与主臂的臂头连接;连接杆总成包括转动管和连接杆,转动管内装有钢球,转动管一端固定于连接杆中部;连接杆一端连接于副臂的下节臂,另外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于引导板并与主臂臂头相抵靠。二就位板相对置于主臂的臂头,每一就位板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销轴容置于开口槽内。
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凸伸有一凸起部,转动管的后端部焊接在凸起部上。
所述转动管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管内钢球的滚动使得连接杆的后端与主臂相抵靠,主臂、连接杆和副臂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而防止副臂向后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安装于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副臂防后倾装置包括引导板1、连接杆总成2和就位板3。引导板1一端与主臂4的臂头41连接;连接杆总成2包括转动管21和连接杆22,转动管21内装有钢球211,转动管211一端固定于连接杆22中部;连接杆22一端连接于副臂的下节臂5,另外一端通过销轴6连接于引导板1并与主臂4的臂头41相抵靠。二就位板3相对固定主臂4的臂头41,每一就位板3上设置有开口槽31,所述销轴6容置于开口槽31内。
作为改进,转动管21在本实施例中为钢管。连接杆22的中部凸伸出一凸起部221,该凸起部221与转动管21的后端部212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当副臂的下节臂5上升到一定程度,钢球211就会从转动管21前端部213滚动至后端部212,钢球211在后端部212产生的力矩使得转动管21向上倾斜,引导板1引导销轴6进入就位板3的卡槽31内而使得主臂4、副臂的下节臂5以及连接杆22之间形成三角形而防止副臂向后倾斜。当副臂下节臂5相对于主臂4下降某个角度,连接杆22与引导板1形成一条直线,转动管21向下倾斜,钢球211就会在转动管21内从转动管21的后端部212滚动至前端部213,在前端部213产生的力矩使得连接杆22脱离就位板3的卡槽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