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的压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6226.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徐迩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祥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130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压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引出线固定方式通常有接线式、焊接式、压片式、插接式、压套式和扎线式等方法,分别用于不同的电机环境状态下的工作需要,而与被固定的物体(如:壳体、插座等)有密封、耐腐、抗振、降噪等要求,同时保证压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现有技术通常是一个固定的引出线孔,无法根据不同引出线的直径进行调节,也不能适应“短距离”的接线要求,而且当引出线束的插头等大于引出线孔时,更会导致无法接线。由于人为原因容易导致引出线被压接后的松动。以上种种原因都会导致电机密封、耐腐、抗振、降噪等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压线装置,不仅能调节引出线孔的直径以满足不同引出线直径的要求,也能适应“短距离”接线要求,进而解决了现有引出线固定方式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的压线装置,所述压线装置包括一固定在定子体外壳上的电源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装置还包括一线孔卡栓,所述线孔卡栓具有一缺口,所述电源罩还具有一插槽,所述线孔卡栓且所述缺口朝向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电源罩的插槽内,构成一引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罩插槽为一U型插槽,而所述线孔卡栓缺口为一C型缺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孔卡栓具有倒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罩与所述线孔卡栓皆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将线孔卡栓插入电源罩插槽内,由于线孔卡栓具有倒齿,可以根据不同的引出线直径来确定不同的固定位置,同时由于线孔卡栓与电源罩插槽在固定前具有可调节性,当电机在引出线“短距离”的条件下也能方便地实施压接工作,而且,一旦线孔卡栓与电源罩插槽插接固定完成,由于“倒齿”的结构原理,使得线口无法松动,排除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线口松动问题,进而避免电机密封、耐腐、抗振、降噪等性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定子体外壳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罩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线孔卡栓放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1、2、3及4,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的压线装置10,包括一固定在定子体外壳1上的电源罩2,电源罩2具有一插槽21,压线装置10还包括一具有C型缺口31的线孔卡栓3,线孔卡栓3插接于电源罩的插槽21内,且C型缺口31朝向插槽21,由于插槽21为U型插槽,两者配合插接后,构成一可调节的引出线孔4。
该具体实施例在组装时,先将引出线5与电机内部电路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将电机内部电路置于电源罩2中,再将电源罩2与定子体外壳1通过搭扣22相互连接固定,同时将引出线5从电源罩U型插槽21处引出,然后确定引出线5的直径和合理的固定位置,最后将线孔卡栓3以缺口31朝向插槽21,且沿电源罩U型插槽21向内逐步插紧,直到完全压紧引出线,并通过倒齿32将线孔卡栓3固定在电源罩U型插槽21中。
该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罩2与线孔卡栓3的材质为塑料。
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罩2与线孔卡栓3的材质不限于塑料,也可是其他材料,诸如金属。
经过上述设置,解决了引出线的接插孔不能适应接线距离小,接线头大等“穿线”问题,同时由于线孔卡栓与电源罩插槽在固定前具有可调节性,当电机在引出线“短距离”的条件下也能方便地实施压接工作,而且,一旦线孔卡栓与电源罩插槽插接固定完成,由于“倒齿”的结构原理,使得线口无法松动,排除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线口松动问题,进而避免电机密封、耐腐、抗振、降噪等性能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祥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祥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6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播呼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远程户外监控装置及自动监测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