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中高灵敏度真菌毒素检测试纸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55801.5 申请日: 2008-11-24
公开(公告)号: CN201489002U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王学生;冯吉;顾琳;杜森垚;许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G01N33/577;G01N33/54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125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食品 中高 灵敏度 真菌 毒素 检测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免疫层析技术的一种食品中高灵敏度真菌毒素检测试纸卡。

背景技术

近些年,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重,使粮食或饲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程度及范围日趋明显。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被真菌毒素所污染。真菌毒素除直接使畜禽中毒致死外,更为严重的是使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许多的免疫失败和频频严重发生且难以防治的疾病,同时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现今这一严重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某些误识,对这种现状应给予高度关注。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产毒霉菌(Moulds)在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至今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其中有几十种已被公认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同一种菌株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毒素;不同的菌株也可产生同一种毒素。目前在我国饲料中霉菌的感染率几近100%,带菌量超过国家标准的约为50%,它主要存在有6种毒素,即黄曲霉毒素(AF)、呕吐霉素(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烟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OT),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据对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真菌毒素调查报告显示,全价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而又以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

动物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在它的肝、肾、肌肉、血液、乳汁和蛋中检出真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通过这种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

据英国监测中国的玉米样品,有80%被黄曲霉素AFBI和串珠镰孢菌毒B1污染。1996年我国饲料霉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污染率分别为100%和99%。但是许多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粮食或饲料的外观常无异常,尤其是受田间霉菌污染时,往往在籽实成熟时已被包埋,霉菌污染的情况被隐蔽,外观仍然正常,仅凭肉眼和手感等难以确定饲料是否含有真菌毒素。如有的见饲料长毛变色、结块有霉味时才认为是发霉,这是一种误识。有人以为长白毛的较黑色毛的发霉轻,实际上白色霉变较黑色霉变所含毒素对猪的毒性更强,如含呕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往往呈灰白色霉变。还应注意有些霉菌在夏季高温时分泌毒素旺盛,也有的在寒冷的秋冬时节阴冷潮湿的天气时分泌毒素旺盛,更有的毒素在籽粒收获之前已经存在了,所以饲料真菌毒素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应对毒素的产生和存在有全面认识和了解。

如黄曲霉素可分为B1、B2、G1、G2、M1和M2等,其中以B1毒性最强,它是敌敌畏毒性的100倍,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饲料中含黄曲霉素200~400ug/kg以上即出现肝脏形态学损伤;发生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肝癌。赭曲霉毒素200ug/kg就发生肾脏形态学损伤、增重减慢。单端孢菌毒素3ug/kg时采食减少。F2毒素1ug/kg以上即会出现阴道脱垂、假发情等症状。真菌毒素可耐高温及许多理化的加工过程,如加热压制成颗粒饲料,或加工酿成酒类等之后,其毒素依然存在。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常见霉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较寄生曲霉普遍,此菌能在受侵染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和花生)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1960年,英国曾发生了约十万只火鸡幼仔短短几个月内相继死亡的严重事故,后来查明是由于火鸡吃了含有霉变花生饼的饲料引起的,并从霉变的花生饼中分离出黄曲霉产毒菌株。1961年即证实了喂饲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可使大鼠发生原发性肝癌。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总称。其基本结构都有一个二呋南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最初根据其在紫外光下发生荧光的颜色及薄层层折时Rf值的不同分别命名为黄曲霉毒素B1、B2和G1、G2。在365nm波长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2呈黄绿色荧光。以后又发现这类毒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种类有黄曲霉毒素P1、M1、M2、CM1等等。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结构式如图。

黄曲霉毒素可溶于多种溶剂中,如氯仿、甲醇等,但不溶于已烷、石油醚与乙醚中,在紫外光照射下毒素可产生很强的荧光,此种毒素用有机溶剂提取净化后,可在硅胶板上作薄层层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