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4731.1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5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飞;杨义球;辛亚生;赵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 梅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级水平型除雾装置,适用于中小型脱硫塔烟气除雾,尤其是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除雾器是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带有液滴的烟气进入除雾器通道时,由于流线偏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部分液滴撞在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以控制和防止亚硫酸盐在除雾器和后续塔壁、烟道生成结垢。除雾器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洗涤烟气脱硫系统能否连续可靠运行,除雾器故障不仅会造成脱硫系统的停运,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发电机组(系统)停运。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使用除雾器对保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雾器布置形式目前有多种,大型脱硫吸收塔中多采用人字型、V字型或组合型布置(如菱形、X型),一般分两段组成。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007229A公开了一种波形折流板式除雾器,包括断面为V形的除雾器组件,第一除雾器组件和第二级除雾器组件的端面互相相对地排列或互相相同的排列。
当吸收塔直径大于13m时,除雾器的通路面积才能大于塔面积,这些形式除雾器除雾效果较好,但组装结构复杂,制作、安装、检修较麻烦。
目前许多小型锅炉的烟气脱硫系统中的脱硫塔直径都小于13m,如果采用上述形式的除雾器,塔面积有较大盲区,通路面积不能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除雾器的整体除雾性能。而采用常规的水平型除雾器,又会产生二次夹带的问题,不利于烟气除雾。
另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00289.8公开了一种平行波形除雾器,包括由若干间隔分布的除雾板构成的分离层,除雾板上设有凹凸状的导液结构。其中,除雾板可以为折板,带有一个或两个折弯;导液结构呈倒V形。导液结构减小二次夹带,提高除雾效果,减小设备体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中小型脱硫塔的新型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既可以高效稳定除去液滴和固体颗粒,降低二次夹带,又不易堵塞、结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脱硫塔内,包括过滤筛网、一级水平型除雾器及冲洗装置,一级水平型除雾器包括多数个平行间隔排列的折形叶片,折形叶片的中心线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其中,所述的折形叶片带有折弯部,折弯部的内侧形成凹面,相对外侧形成凸面,在凹面上设有多数个毛刺凸起。
本实用新型在折形叶片凹面处设有的毛刺凸起,提高了液滴与除雾器叶片的接触面积,毛刺凸起来粘住小粒径的液滴,即使粒径很小的液滴也能被毛刺凸起粘住从而附着在叶片上,从而极大可能地减少二次夹带,提高除雾效果,雾滴粒径大于15μm的除去效率达到97.5%,雾滴粒径小于15μm的除雾效率达到84%。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级水平型除雾器,洁净状态的本体压降小于140Pa。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形叶片的厚度为1.2~2.0mm,针对不同体积的的脱硫塔,相邻折形叶片的间距也有所不同,相邻折形叶片的间距一般为30~50mm,采用增强型聚丙烯材质,具有坚固、抗腐蚀性强等特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折形叶片折弯部由上折片、中折片和下折片相连构成等腰梯形,中折片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上折片的上端和下折片的下端沿流道方向上下延伸至与除雾器壳体连接。
由于烟气是垂直向上流动,因此毛刺凸起一般设置在迎着烟气流动方向,即毛刺凸起设在上折片和中折片的凹面上。
为了增加毛刺凸起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所述的上折片和下折片与中折线呈45°的夹角。
所述的过滤筛网包括上过滤筛网和下过滤筛网,分别设置在除雾器的上、下两侧,上、下过滤筛网上均分布有多数个筛孔。
由于对烟气入口和出口处的不同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上过滤筛网的孔径与下过滤筛网的孔径不同,位于入口处的下过滤筛网的孔径大于出口处的上过滤筛网的孔径,具体的,所述的上过滤筛网筛孔的孔径为10~15mm,下过滤筛网筛孔的孔径为15~20mm。上、下过滤筛网采用增强型聚丙烯材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冲洗装置用来定期清洗附着在过滤筛网及除雾器叶片上的液滴、颗粒等,本实用新型的除雾装置采用双面清洗系统,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上层冲洗装置和下层冲洗装置,上、下层冲洗装置均包括冲洗管和冲洗喷头,上层冲洗装置设在上过滤筛网的上方,其冲洗喷头面向上过滤筛网设置;下层冲洗装置设在下过滤筛网的下方,其冲洗喷头面向下过滤筛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基坑局部涌水的方法及设施
- 下一篇:深基坑周边的大口径管道保护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