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4530.1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崔茂胜;袁捍权;骆正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钢丝绳 防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安全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行车钢丝绳脱槽的装置,它可以当行车的钢丝绳即将脱离滑轮时,使行车停止运行,从而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
背景技术
行车是大型仓储作业必不可少的搬动吊装设备。目前主要依赖制定的各种挂吊规章制度来制约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防止出现各种意外事故。然而,在某些非常规的操作作业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监视盲区,往往会由于疏忽而产生歪拉斜吊操作,极易引发行车钢丝绳脱离滑轮绳槽事故发生,轻则停止作业拆开抢修,重则造成人中的损伤,设备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该装置可以当行车的钢丝绳即将脱离滑轮时,使行车停止运行,从而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用于防止行车主卷定滑轮中的卷绕钢丝绳脱槽,其特征在于,该防止装置包括:
接触电极,
支架,该接触电极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安装于定滑轮附近,使该接触电极与该定滑轮水平方向之间有一垂直的间隙;
一电源;
一接触器,与该电源相连,其另一端通过一导线与该接触电极相连;以及
断路器,连接在行车的供电回路中,该断路器受该接触器的控制而断开供电回路。
在所述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中,所述电源为一个变压器,提供24伏的电源。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可以在钢丝绳刚要脱槽时就可以检测到,并停止行车作业,因此,可以及时地发现钢丝绳脱槽,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中的支架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与行车定滑轮的安装位置图(俯视)。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中的电路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中的支架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10为支架。支架10由三个直角连接的臂。其中,在中间臂12的一侧面上设置接触电极20。中间臂12采用非导电材料制作,另两侧臂11和13上设置有安装孔14,通过该安装孔14将支架10安装在行车定滑轮附近。两侧臂11和13可以采用例如角钢等材料制成。
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有一个导线30。导线30的一端与接触电极20相连,另一端将与后述的接触器相连。
下面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与行车定滑轮的安装位置图(俯视)。如图2所示,支架被安装于定滑轮附近,并且使接触电极20与该定滑轮40的水平方向之间有一垂直的间隙G。在正常情况下,行车的钢丝绳50嵌在滑轮40的凹槽中滑动。但由于各种原因,钢丝绳50会脱离(爬出)凹槽。此时脱离凹槽的钢丝绳50会接触到设置在附近的接触电极20。接触电极20通过导线30把该接触信号传递出去。间隙G的大小可以根据定滑轮的凹槽和钢丝绳的粗细等因素设置。
再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钢丝绳脱槽防止装置中的电路部分的示意图。图3中20为图1中的接触电极,接触电极20通过导线30连接到接触器60。接触器60连接到变压器70的输出线圈。变压器70提供24的低压电,为接触器60提供工作电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工作电源也可以采用直流电源。在行车主卷动力电源回路上,串接一个断路器80。该断路器80在正常情况为常闭,其打开动作受接触器60的控制。当滑轮中的钢丝绳50因各种原因而脱槽,与接触电极20接触,使接触器60中产生电流。此时接触器60控制断路器80断开,使行车失去主卷动力电源,行车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查找钢丝脱槽原因,并将钢丝绳复位。如此,可以防止钢丝绳脱槽,造成严重的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