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缠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4363.0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强;梁力平;邹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缠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整机组的防缠辊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平整机组防缠辊工艺布置情况,开卷机1上带钢00通过入口张力辊2,经油缸3驱动可上下摆动的导板4后,进入防缠辊6,经过平整工作辊组10平整轧制后,到达板型辊7。之后带钢经出口张力辊组8,最后带钢进入卷取机上。在这当中,防缠辊的作用是,当带头到达卷取机完成穿带任务后,防缠辊由油缸11驱动,沿着斜导向槽5而伸出或缩回,对在高速张力轧制下的带钢,起到对工作辊组前带钢板形进行调整作用。由于现有的防缠辊伸缩全靠油缸沿斜导向槽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
1)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在带钢表面的颗粒杂质随平整液喷射作用下,会使一部分颗粒杂质流入到斜导向槽中,且杂质流入量呈递增趋势,导向体与导向槽之间相互移动,使两者间隙变大,因而造成防缠辊在工作时产生振动,振动状态下的防缠辊又间接地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
2)当防缠辊伸出时,摆动导板水平高度与防缠辊、入口张力辊辊面两点之间的水平高度落差只有25mm左右,当生产薄料(1.5mm)以下时,薄料在过入口张力辊组后,带钢两侧边部呈向下反翘,在高速张力轧制时,只要带钢稍有振动,带钢的两侧边部就会与摆动导板面相擦,相擦后的带钢边部毛边容易损坏工作辊辊面。
3)为解决工作辊辊面被相擦后的带钢边部拉毛问题,在不增加单位吨钢辊耗前提下,通常对辊面受损不严重工作辊,作业人员停机,手持油石对辊面局部拉毛处进行修磨,影响机组连续性生产节奏,生产效率低。
4)现有技术一旦油缸前端盖螺丝断裂,活塞杆冲出同时高速旋转中的防缠辊将突然冲出撞向工作辊组,引起重大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缠辊装置,能在原先防缠辊伸出的极限高度上,进行再次微调,使防缠辊在工作时稳定运行,避免震动,从而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同时不会造成带钢与摆动导板面相磨擦,减轻工作人员修磨辊面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该装置由可摆动稳定梁,可摆动支撑梁和可摆动驱动梁组合体构成,防缠辊的轴承座臂和支撑梁上的曲柄用销轴相连接,水平向长销轴将稳定梁曲柄、防缠辊轴承座臂和底座固定在驱动体梁上的油缸U型环联接一体,在可摆动驱动梁中部的曲柄与涡轮蜗杆相连接,涡轮蜗杆在电机驱动下,可使驱动梁上下方向摆动,实现对防缠辊在伸出状态下的极限高度,具有再次调高功能,从而解决现有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缠辊装置,包括一防缠辊和一对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
一对固定支架,其上可转动地连接一支撑梁;
一对第一曲柄,其下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
一对轴承座臂,其下端与分别两第一曲柄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其上端分别与防缠辊的两端转动连接;轴承座臂的中部与第一驱动装置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一对第二曲柄,其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一可摆动稳定梁;通过一对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可摆动稳定梁上;
一驱动梁,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底座上;
一对第三曲柄和一第四曲柄,第三曲柄的一端分别与油缸的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驱动梁的两端;第四曲柄的一端和驱动梁固定连接;
一第二驱动装置,与第四曲柄可转动地连接,用于驱动第四曲柄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一电机,其输出轴与一涡轮蜗杆的输入轴连接;涡轮蜗杆的输出轴与第四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位于轴承座的下方;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驱动梁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内侧上;所述驱动梁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第二曲柄及轴承座臂的中部通过一长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轴承座臂的下端、第三曲柄的一端与油缸、第四曲柄的另一端与涡轮蜗杆的输出轴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曲柄为通孔曲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升降固定架的旋边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除尘的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