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片可调挂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4123.0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炯;朱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5 | 分类号: | E04F13/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地址: | 20180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可调 挂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膜类或帘类材料固定在建筑物围护结构上的固定件,尤其涉及一种在建筑物的干挂式外墙中悬挂隔热膜的可调挂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干挂式外墙(如幕墙玻璃、干挂石料、外墙挂板或铝塑板)的隔热保温效果,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干挂式外墙的框架空间中贴敷或悬挂具有高反射率的隔热膜,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要求隔热膜与外装饰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空气间层,同时隔热膜与外墙基层表面之间也保持一定的空气间层。
隔热膜的安装通常采用的压条固定的方式,即把隔热膜用压条固定在外装饰件的框架上,然而这种固定方式的最大缺陷是由于框架的热膨胀系数与隔热膜热膨胀系数相差甚大,因此隔热膜的收缩内应力大时,不但有可能把压条破坏,甚至有可能把隔热膜本身破坏掉。
为了消除或减少由于隔热膜的收缩带来的内应力增加,就需要采用新的固定方式,新的固定方式的关键是能在隔热膜收缩或膨胀时产生相应的位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弹片可调挂件,它不但可方便地把隔热膜悬挂固定于干挂式外墙的框架上,而且在隔热膜产生膨胀或收缩时,可平衡因隔热膜膨胀或收缩产生的尺寸变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片可调挂件,包括一弹性片基,在该弹性片基的中间位置形成有至少一道波峰状凸起,在波峰状凸起两侧的弹性片基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弹片可调挂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波峰状凸起的数量为两道,该两道波峰状凸起之间形成有波谷状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弹片可调挂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波峰状凸起的数量为三道,相邻的每两道波峰状凸起之间形成有波谷状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连接时弹片可调挂件产生的预拉力,能使安装后的隔热膜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膨胀时,通过弹片可调挂件的收缩,产生相应的位移,从而使隔热膜保持平整;在安装后的隔热膜因温度而变化产生收缩时,通过弹片可调挂件的拉长,使隔热膜产生相应的位移,平衡拉力;因而使得隔热膜能够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并避免了隔热膜膨胀或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应力对隔热膜及弹片可调挂件自身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弹片可调挂件与干挂式外墙的框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弹片可调挂件与干挂式外墙的框架完成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弹片可调挂件与干挂式外墙的框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可调挂件包括一弹性片基1,在弹性片基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一道波峰状凸起11,在波峰状凸起11两侧的弹性片基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16。在图1中,波峰状凸起11两侧的弹性片基上对称地各开设有一个螺纹孔16,螺纹孔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等。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弹性片基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道波峰状凸起11,且该两道波峰状凸起11之间形成有波谷状凹槽12。而在图3中,在弹性片基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三道波峰状凸起11,且相邻的每两道波峰状凸起11之间形成有波谷状凹槽1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和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弹性片基上的波峰状凸起和波谷状凹槽通过多次弯折形成,其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波浪曲线。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选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弹片可调挂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