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3572.3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H02G3/08;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14204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能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有很多。接线盒结构设计包括盒盖、盒体、盒体内二极管器件、输入接点和输出导线,太阳能电池组件引线连接接线盒的输入接点,电流通过盒体内旁路二极管经输出导线的输出端输出。这种接线盒的盒体本身偏大,盒体内二极管器件为分立元件,由导线焊接连接固定。
接线盒盒体本身体积偏大,相应提高了材料成本,而且用空气作为隔热的介质,散热效果往往不好、功率损耗偏大。况且随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不断提高,接线盒盒体也不可能无限制放大。分立元件由导线焊接连接固定的方式,使成品组装性能检测也颇为不便,不检测忽略了旁路二极管的重要性,又给电池组件的本身带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的太阳能接线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壳体和置于所述接线盒壳体内的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组件的二极管与垫片之间置有导热绝缘层,所述二极管与导热绝缘层、垫片依次紧密贴合固定。
所述导热绝缘层为覆铜铝基板、或覆铜玻璃纤维板。
所述导热绝缘层数量为四块,相互不连接,所述二极管的二端引线分别与相邻的二块导热绝缘层电连接。
所述二极管数量为三只,串联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二极管与所述导热绝缘层(覆铜铝基板、或覆铜玻璃纤维板等)电连接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性能测试都很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大面积的导热绝缘层覆铜铝基板、或覆铜玻璃纤维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在采用灌胶的工艺后,其散热性会更加突出;还由于盒体本身结构小巧,降低了盒体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极管;2—导热绝缘层;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可见,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壳体和置于所述接线盒壳体内的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组件的二极管1与垫片3之间置有导热绝缘层2,所述二极管1与导热绝缘层2、垫片3依次紧密贴合固定。
所述导热绝缘层2为覆铜铝基板、或覆铜玻璃纤维板。
所述导热绝缘层2数量为四块,相互不连接,所述二极管1的二端引线分别与相邻的二块导热绝缘层2电连接。
所述二极管1数量为三只,串联排列。
制作时二极管1内部采用高温焊锡焊接,所述二极管1与导热绝缘层2之间中温焊锡焊接,导热绝缘层2上输入接点C和输出接点B与接线盒外连接时用低温焊锡焊接,置于接线盒壳体内的模块组件可通过接线盒盒体上面的卡扣、或螺钉与盒体本身连接固定。垫片为普通PCB板基层材料。
当接线盒在工作的时候,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流经引线传导至接线盒盒体内导热绝缘层2上的输入接点C,经二极管1旁路,输出接点B导线输出,完成电流输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式结构,组装简单、性能测试都很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大面积的导热绝缘层2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而且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灌胶的封装工艺,电流通过不会对垫片模组的输出功率造成影响,在各种规定的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 下一篇:活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