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3298.X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9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政;李成俊;陈伟荣;刘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2B9/00;A62B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20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空气 呼吸器 背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板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
背景技术
呼吸保护装具是用来防御缺氧环境或有毒、有害气体侵入人体呼吸道的有效器具。最早的空气呼吸器为负压式空气呼吸器。198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现在市场上主要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气瓶中贮存的压缩干净空气经减压器一级减压,再经供气阀二级减压进入全面罩,供佩戴者呼吸使用。
市场上普遍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减压阀固定结构如附图1-3所示,减压阀3′上方设有一手轮5′,气瓶6′连接在减压阀3′的手轮5′上;高压管连接减压阀3′的高压管口10′,减压阀3′下部设有固定座8′,固定座8′通过螺栓连接背板9′上的固定支架4′。
其存在的缺点是:
1.气管的走向偏离于背板之外,在使用时容易被割伤,发生漏气。
2.减压阀上的固定座设置在减压阀的底部位置导致气瓶与背板之间的距离较宽,气瓶的重心远离背板。
3.连接减压阀和背板的固定支架受力面较小,不能将气瓶的重量合理的分散到背板上。
4.由于减压阀固定座与减压阀紧固连接后,不能适当调节,手轮与气瓶的连接角度不能适当变化,造成气瓶与减压阀的连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管的走向偏离于背板之外,容易意外割伤;气瓶与背板之间的距离较宽;固定支架受力面较小;手轮使用时不顺手的缺点,而设计了一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通过在背板上设置定位槽,调整减压阀的固定座的位置,采用蝶形固定支架,适当放宽减压阀固定座与减压阀之间的连接,得到一种改进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其结构简单,受力更合理,使用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背板,背板上纵向开有两道定位槽。
优选地,还包括一减压阀,其通过一固定支架固定于背板下部中间。
优选地,还包括一气瓶,固定于背板下部减压阀上,高、中压管与减压阀上的高中压管口相连接,并分别嵌入背板上的两道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减压阀上与高中压管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形状呈蝶形,与背板固定连接,蝶形的中部设有一侧向开口的U形突起,所述固定座置于该U形突起的开口中,通过螺栓将固定座和U形突起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软管的走向由原来的偏离于背板之外改进为经过气瓶和背板之间,且嵌在定位槽中,使用更安全,不容易被割伤。
2.固定座由原来的减压阀底部位置改进到减压阀的下侧面,缩短了气瓶与背板的距离,使气瓶的重心更贴近背板。
3.本实用新型减压阀和背板连接方式采用蝶形固定支架设计,有效分散减压阀和气瓶的重力,且蝶形固定支架与背板之间采用内外片、螺栓固定方式,连接牢固。
4.由于减压阀和固定支架连接固定后还可以有一定角度的转动,所以手轮与气瓶的连接角度也能适当变化,气瓶和减压阀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减压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减压阀固定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减压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组件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3′]减压阀 [4′]固定支架 [5′]手轮 [6′]气瓶
[8′]固定座 [9′]背板 [10′]高压管接口
[1]高压管 [2]中压管 [3]减压阀 [4]固定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式加压给氧装置
- 下一篇:随身氧气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