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晶地暖发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912.0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2 | 分类号: | H05B3/22;H05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热装置,尤其和地面电热取暖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一般电热取暖装置,如红外取暖器、发热电缆、纤维发热片、电热膜等。至于红外取暖器,其不足之处是表面温度过高,安全性不足、耗能大、发热不均匀,强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使用场地的大小拼接连片、发热均匀的硅晶地暖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包括基底,发热层,电极,接线端子;发热层被压合在基底材质上,其两侧为电极,电极的两端引出接线端子。
由上述可知,接线端子接通电源后,发热层通电发热达到均匀发热的目的,由于电极的两端都引出接线端子,基底可以根据加热环境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拼接,扩展加热面积,实现地暖发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底1,发热层2,电极3,接线端子4;发热层2附结在基底1上,其两端为电极3,电极3的两端引出接线端子4。
基底1可由玻璃纤维板构成。发热层2可由硅和碳等超细微的晶体纳米化材料经处理合成后,网印在玻璃纤维板上,使其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冲击、超薄大面积和分布均匀、发热均匀的优点。电极3为2根铜导线,通电后就发热层2接通电源成为发热源。由于电极3的两端都设置了接线端子4,相互之间便于实施连通电源,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加热取暖面积大小实施拼接,从而获得大面积取暖的优点。
使用时基底1下方可以铺设挤塑保温隔热材料,以防止热量流失,降低热损耗,减少热能向地面辐射起保温的作用。
基底1可以设置成正方形、长方形或正六边形等不同形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