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污口的截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252.6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游振辉;唐国卿;蔡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20140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排污口的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河道黑臭或富营养化治理与维护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类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中,物理法包括截污、清挖底泥、机械清藻、水体置换等手段,而截污是河道治理的一条根本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受污染河道,无不源于外来污染物远远超出河道自身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破坏。通常排入河道的污水管采用直排方式,即在进入河道的排污口上未加任何预处理装置,所有污染物全部进入河道,从而给河道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给河道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困难。在污水管的排放口安装截污装置,能够大幅度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从源头上治理河道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置在河道排污口上,对即将排入河道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吸附和降解的新型污水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排污口的截污装置,包括内铁架1、外铁架2、电焊网3、尼龙网袋4、杉木板5、钢筋6、复合填料7、连接角铁8、螺栓固定孔9,其特征在于:内铁架1和外铁架2都采用C形立体框架,内铁架C形口左、右的上、下内侧一端依次都由连接角铁8与对应的外铁架C形口的左、右的上、下内侧一端连接,构成整个截污装置C形结构;内铁架顶部和底部的C形口端设有连接角铁8,内铁架C形口端距离底面的整个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设有另一连接角铁;内铁架外侧及底部和外铁架外侧及底部各设有一层电焊网3,电焊网外侧设有杉木板5,杉木板以一定间隔由钢筋6固定于外铁架上,内铁架和外铁架夹层内设有尼龙网袋4,尼龙网袋4高度设为与内外铁架高度齐平,尼龙网袋内设有复合填料7,外铁架C形口侧面上设有螺栓固定孔9。内铁架和外铁架采用40×40×4mm角铁制作,电焊网3采用网眼5mm电焊铁丝网,而尼龙网袋4采用网眼1mm尼龙网。所述的外铁架的长度与高度的比值设为1.1~1.4:1;复合填料采用六角填料和石子混合物。
六角填料主要由医用橡胶、活性炭、托玛琳等组份特制的。六角填料含有活性炭,能吸附污染物;含有托玛琳,能够放射红外线,产生负离子,有利于生物膜的快速形成与生长,从而降解所截留的有机污染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污水排放口设置截污装置后,污水在经过截污装置的过程中,截污装置中复合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和水生植物根系会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从而减少进入河道污水的各种污染物质,对有机质总的去除率在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其中图1中,1为内铁架,2为外铁架,4为尼龙网袋,5为杉木板,7为复合填料,8为连接角铁。
图2中,3为电焊网,4为尼龙网袋,5为杉木板,6为钢筋。
图3中,1为内铁架,2为外铁架,3为电焊网,5为杉木板,6为钢筋,8为连接角铁,9为螺栓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创造进一步说明,这种产品的制造技术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容易实施的。
参见图1,1为内铁架,2为外铁架,4为尼龙网袋,5为杉木板,7为六角填料和石子,8为连接角铁,制作步骤:
1、用40×40×4mm角铁制作C型立体框架一个,高度1米,长度1.2米,宽度0.8米;
2、再用40×40×4mm角铁按照先制作好的外铁架从3个侧面与底部向内缩小40厘米制作内铁架一个,即小铁架的高度0.6米,长度0.4米,宽度0.4米;
3、内铁架顶部、底部的C形口(靠近排污口的那一侧)由连接角铁8焊接封口,内铁架C形口距离底面的整个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设有另一连接角铁,参见图3;
4、以网眼5mm电焊网在内外铁架外侧及底部各做一层防护;
5、以网眼1mm尼龙网在两个铁架夹层(侧面与底部)内做袋状,再把六角填料和石子以1:1混合填入袋内,高度比河面最高水位高出10cm;
6、用宽10cm长1.2m杉木板做防腐处理后,间隔5cm固定排满在装置外围;参见图2;
7、以膨胀螺栓由螺栓固定孔把内外铁架固定套在排污口外,注意铁架底部的填料层应比排污口底部低10cm。
另外,可以在复合填料上种植植物,以根系发达的植物为主,用以更好的吸收污水中的养分,以达到更好的截污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