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机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1777.8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杜连昌;杨守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壳,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的机壳。
背景技术
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无庸置疑地计算机对现在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与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服务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桌上型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或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甚至工业用计算机(industrial computer),在一般人生活与工作之中,计算机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桌上型计算机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接口设备。主机部分还包括有计算机机壳,而计算机机壳的内部配设有主板、中央处理单元、适配卡及内存等电子零组件。此外,计算机机壳的内部亦包括了硬盘(hardware disk)、软盘(floppydisk)及光驱(CD-ROM drive)等储存装置。再以服务器或是工业计算机来说,此类计算机的机壳往往是由两侧锁固在机架上,所以机壳底部并没有获得完整地支撑。因此,此类计算机对机壳结构强度的要求往往比一般的个人计算机要来的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计算机机壳,包括一本体,一后窗以及一I/O后面板。本体具有一容置开口、一底板与至少一侧板。后窗组装至本体,并固定至底板与侧板。后窗位于容置开口中,并具有一后面板开口。I/O后面板组装至后窗,且具有多个连接器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窗具有多个第一补强折边,朝本体内部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窗通过这些第一补强折边固接至底板与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计算机机壳还包括一后面板框架,组装至后窗与I/O后面板之间,且至少部分位于挡板开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面板框架具有多个第二补强折边,朝本体外部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面板框架通过这些第二补强折边其中之一固接至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面板框架通过这些第二补强折边其中之一固接至后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窗呈“Z”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窗还具有一后窗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体还具有一顶板。后窗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分别相邻于顶板与底板。后窗开口与后面板开口分别位于后窗的第一侧的边缘与后窗的第二侧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后窗开口与后面板开口分别为一边缘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机壳,通过后窗固定至底板与侧板,而可提高计算机机壳结构的强度。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窗结构于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一后窗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后面板框架与第一后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窗结构于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省略绘示第二后窗)。请参考图1与图2,计算机机壳100包括一本体110,一第一后窗122、一后面板框架124以及一I/O后面板126。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机壳100还可包括一可拆卸的第二后窗128,且第一后窗122、后面板框架124、I/O后面板126以及第二后窗128例如可组成一完整的后窗结构120。在本一实施例中,第一后窗122呈“Z”字形。
图3为图1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3,本体110具有一容置开口112。第一后窗122组装至本体110,且位于容置开口112中。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0可包括一底板114、一顶板116以及两侧板118。底板114与顶板116分别位于本体110的相对两侧,而两侧板118则连接于底板114与顶板116之间。底板114一顶板116以及两侧板118可定义出容置开口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一体式结构的继电器与互感器
- 下一篇:具有双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