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喷油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9772.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兰斯盾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44 | 分类号: | F23D11/4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素 焙烧 专用 电子 喷油枪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喷油技术,主要提出一种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喷油控制阀。
背景技术
碳素焙烧炉是焙烧碳阳极产品的专用大型窑炉,碳阳极产品是电解铝厂作为电解铝的阳极使用。电子喷油枪是碳素焙烧炉用来为炉膛喷加过热的重油而专门设计。在碳素焙烧炉内有很多只电子喷油枪由PLC集中控制,电子喷油枪在炉膛内按照PLC的指令喷射重油而燃烧,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温炉膛。
电子喷油枪分布安装在碳素焙烧炉的顶部,由集中供油系统将融化的重油输送到电子喷油枪内;电子部分按照PLC给出的指令,驱动阀芯作往复运动,通过喷枪秆、喷头将重油不间断的喷到炉膛内。当炉膛内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电子喷油枪在指令控制下,会频繁动作,加大喷油量。当炉膛温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电子喷油枪会减少喷油次数,使炉膛温度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喷油控制阀是由阀体1、导套2、压盖3、阀芯4、弹簧5、钢球6、阀盖7组成;现有的喷油控制阀如图3所示,其阀芯4在导套2与阀体1构成的腔体中运动,导套2和阀体1中间有一个联接缝隙,阀芯4往复运动时经常出现卡死现象。导套2装在阀体1的台阶内,此处的配合靠导套2外径于阀体1的台阶配合,由于加工、装配带来的积累误差,使装配过程中很难达到导套2与阀体1的很高的同心度。原设计有多条尺寸链封闭,造成生产过程中过度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给加工、装配带来很大困难,且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喷油控制阀,以克服现有喷油控制阀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发明任务:一种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喷油控制阀,其主要由阀体、导套、压盖和阀芯、弹簧及钢球、阀盖组成;导套过渡配合压入阀体的内腔中,并由与阀体螺纹配合的压盖将导套压紧;构成阀芯位于导套构成的内腔中、并在电磁线圈驱动下沿导套做往复运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结构中,将导套与阀体设计为一个尺寸链,阀芯沿导套做往复运动,运动间隙配合好,可彻底杜绝阀芯往复运动过程中的卡死现象;导套与阀体的加工、装配轻松,不会产生装配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油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碳素焙烧炉专用电子喷油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喷油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导套,3、压盖,4、阀芯,5、弹簧,6、钢球,7、阀盖,8、导杆,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喷油控制阀主要由阀体1、导套2、压盖3和阀芯4、弹簧5及钢球6、阀盖7组成;其中,导套2过渡配合压入阀体1的内腔中,并由与阀体螺纹配合的压盖3将导套2压紧;阀芯4位于导套2构成的内腔中并在电磁线圈驱动下沿导套做往复运动。阀芯4的前端具有钢球6,其与电子喷油枪的下一级机构的导杆8、喷头9配合控制喷油量。设置有使阀芯4回位的弹簧5;电子喷油枪是碳素焙烧炉用来为炉膛喷加过热的重油而设计。过热的重油由高压油泵通过管道压入阀盖7的机构内,一部分经电子喷油枪喷入碳素焙烧炉内,多余部分从阀盖7的另一端回流到油箱;流经阀体内的重油进入阀芯4内部并通过阀芯4前端面的开口进入阀体的油腔;阀芯4的往复运动带动钢球运动,使高压油从钢球6的缝隙中喷出;在碳素焙烧炉内有很多只电子喷油枪由PLC集中控制,电子喷油枪在炉膛内按照PLC的指令喷射重油而燃烧,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温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兰斯盾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兰斯盾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