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8612.5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立;赵伟;牛毅;张文春;马源;李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39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吸式免耕 精密播种机 播种 单体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小麦机械化收割的普遍推广,夏收季节为抢农时、争效益、减消耗,使得收割后的麦茬高度普遍超高,破碎和清除麦茬任务繁重;且收割后的地表未经平整,传统播种机在留茬地上无法正常作业,而免耕播种机能在留茬地上不翻耕土壤而直接进行播种作业;但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时都需考虑到防堵问题,没有设计单独的播种单体,使播种机缺乏良好的仿形机构,不能保证良好的播深;且大部分免耕播种机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联合作业的要求。设计的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作业时能完成地面仿形、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工序。由于播种单体的地面仿形量一般较大,为保证作业时播种单体能随地面起伏实现仿形并保持稳定播深,采用双自由度平衡单铰接仿形机构,播种时能实现种肥分施、定位深施和精量播种的目的,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种子、节省农时并提高产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作业时具有良好地面仿形,具有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功能,作业效率高,并采用种肥分施、定位深施和精量播种等先进技术的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包括牵引架1、伸缩杆2、伸缩弹簧3、种子箱4、调深丝杠5、镇压轮6、排种器7、排种开沟器8、排肥开沟器9、引导轮10和电子监测漏种报警装置等;播种单体前部牵引架与播种机中梁下方的单体梁铰接,播种单体后部通过伸缩杆2及伸缩弹簧3与播种机后梁联接;播种单体前端安装有引导轮10;播种单体后端安装有镇压轮6;播种单体中部安装有排种器7,种子箱4安装在排种器7上方,排种器7和种子箱4固定连接,排种器7下方安装有排种开沟器8,排种器7前方安装有排肥开沟器9,牵引架1与排种器7连接,在排种器7的出种口安装有电子监测漏种报警装置。
排肥开沟器9可沿着排种器7上下进行调节,排种器7一侧安装有链轮,播种单体后部安装有调深丝杠5、伸缩杆2和伸缩弹簧3。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
(1)采用精密播种、种肥分施等节本增效先进技术,可达到节省良种、提高出苗率、减少工时、提高肥效、增产增收的目的,为后续机械化作业打好基础;
(2)作业时可一次完成地面仿形、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气吸式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单体由牵引架1、伸缩杆2、伸缩弹簧3、种子箱4、调深丝杠5、镇压轮6、排种器7、排种开沟器8、排肥开沟器9、引导轮10和电子监测漏种报警装置等部件组成;种子箱4直接固定于排种器7上方;排种器7排种的动力由播种机地轮通过播种机链轮轴,再经由排种器7一侧的链轮传递。播种单体前部铰接于播种机中梁下方的单体梁,播种单体后部依靠伸缩杆2和伸缩弹簧3联接于播种机后梁上;播种单体前端安装有引导轮10,播种单体中部安装有排肥开沟器9和排种开沟器8,播种单体最后端安装有镇压轮6,排种器7的出种口安装有电子监测漏种报警装置。
作业时,播种单体由牵引架1牵引,通过引导轮10的引导,由排肥开沟器9、排种器7和排种开沟器8进行施肥和播种作业,最后由镇压轮6进行土壤覆盖镇压,作业时伸缩杆2和伸缩弹簧3压紧播种单体后部,保证作业时播种单体能随地面起伏实现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