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沙榾树剥皮制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8323.5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策;海涛;涂先锋;杨晓华;黄河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04 | 分类号: | B27L1/04;B27L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榾树 剥皮 制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热带沙榾树剥皮和树髓淀粉粉碎的沙榾树剥皮制粉装置。
背景技术
沙榾树是苏铁的印尼语音译名称,又有“铁树”、“凤尾蕉”、“西果”、“西米”等诸多称谓,美国称之为“西米椰子”,该树属裸子植物,苏铁科,常绿乔木,主干单一,不分枝。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具备林业化种植规模和工业性采伐价值的沙榾树分布只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岛屿国家。该树的特点是外皮坚硬有韧性,而树髓部分含淀粉,松软质脆,当地居民以该树的淀粉为食品原料,其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树皮具有致密、坚韧、耐腐等优点,多用于当地民房建筑材料。沙榾树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伐下的树干用木棒反复敲砸,将其树髓振碎,取出树髓食用,树皮直接用作盖房屋面材料。近几年,该树的工业用途不断开发利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工业用量也迅速增加。但是由于该树作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原料,还处于工业生产原始发展阶段,同时由于通常所使用的木料剥皮机,是将树干的外皮去掉,保留内部坚硬的木料,外皮则成为渣料抛弃,根本无法用于沙榾树剥皮取髓的加工作业。目前作为工业性生产加工方法,是采用挤压设备分段反复挤压,待树髓变得松软后取出。这种剥皮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而且树髓树皮剥离不净,皮内树髓残留太多,资源浪费较大。特别是对于树干弯曲,畸形,长短、粗细规格参差变化的树木原料,加工难度更大。截止目前,还没有一种皮干剥离技术,能够满足沙榾树皮髓分离的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沙榾树剥皮取髓加工,性能可靠、剥皮效率和剥净率高、劳动强度低、能耗低、能够进行规模化连续生产的沙榾树剥皮制粉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机由树干输送机、剥皮取髓机、树皮输送机、树髓集输机构和粉碎机组成,树干输送机位于剥皮取髓机的进料端,树皮输送机位于剥皮取髓机的树皮出口端,树髓集输机构安装在剥皮取髓机的底部,其树髓输出端与粉碎机连接,其中,剥皮取髓机具有一个安装在架体上的箱体,箱体内分别布设有安装在上排的压送辊及安装在下排的挤压辊和清刮辊,压送辊和挤压辊分别通过辊轴与箱体外侧部位设置的链传动件及驱动电机连接并连动,清刮辊由单独配套的电机驱动。
所述挤压辊及清刮辊分别与压送辊一一对应,并以上下对应的两个辊为一组,每组中两个辊之间的间隔距离从树干送进端至树皮送出端依次减小。
所述清刮辊布设在树皮出口端的第二个轮位,其外圆周带有滚刀式齿牙或棘齿式齿牙。
所述清刮辊的对应部位设有用于洗刷该辊的冲水构件。
所述压送辊和挤压辊的外圆周上均带有齿牙。
所述树髓集输机构具有一个与箱体连通的集料槽,槽内装有用于推进树髓的绞龙,其出料口与粉碎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沙榾树剥皮制粉装置,能够在对沙榾树进行剥皮树髓分离的同时,完成树皮和髓粉的加工,而且树髓取净率高,树皮保留完整,可直接作为建筑用模板材料,能够提高沙榾树加工的附加值。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加工长短粗细均匀、规格标准统一树材的皮髓分离,而且可不受树干形状的限制,对于大小直径不一的、树干形状弯曲的、半截的均可适用。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剥皮取髓生产效率高、剥净率高、省工、省时、劳动强度小、耗能少等优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剥皮取髓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