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电池座和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503.1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5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寇大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池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电池座。
背景技术
手机电池的电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对手机功能的正常实现起决定作用。其中,与手机电池进行电连接的电池座的结构设计是很重要的,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座的弹片与手机电池的电极连通,保证了手机的正常供电。
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座,来保证手机电池的正常供电,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手机电池座1上有单向的弹性接触件2,当手机电池4与手机电池座1连接时,手机电池的电极3与手机电池座4的弹性接触件2连接,实现通路,保证手机的正常供电。
由图1所示,可以看出,现有手机电池座1中的弹性接触件是单方向的,存在以下缺点:
电池座中弹性接触件压接电池电极金属件的压力不够或者强度不够,导致在手机不小心跌落或受到其它外力作用时,容易出现电池座弹性接触件与电极金属件的瞬间脱开,造成手机掉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手机电池与手机电池座稳定电性连接的手机电池座结构,及具有这种电池座结构及对应电池的手机,解决手机掉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座,具有电池容置槽,用于收容电池的电极金属件于其中;若干用于与电池电连接的弹性接触件,所述弹性接触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弹性接触件自所述电池容置槽的槽壁向外延伸出第一弹性接触臂及第二弹性接触壁,所述第一弹性壁与第二弹性壁用于与嵌入电池容置槽的电池的电极金属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壁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压接于电极金属件的相对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具有电池容置槽,用于收容电池于其中;若干用于与电池电连接的弹性接触件,所述弹性接触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容置槽的槽壁上;手机电池,所述手机电池形状与手机电池槽匹配;所述手机电池具有若干个直立插板状的电极金属件;所述弹性接触件自所述电池容置槽的槽壁向外延伸出第一弹性接触臂及第二弹性接触壁,所述第一弹性壁与第二弹性壁与嵌入电池容置槽的电池的电极金属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壁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分别压接于电极金属件的相对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电池座,使得手机在不小心跌落或受到其它外力作用时,仍能保持手机的电连接,防止因为手机与电池之间端子连接强度不够,在手机跌落或承受外力时,出现手机掉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手机电池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电池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电池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电池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电池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电池座、手机电池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电池座,该电池座7具有电池容置槽5,电池容置槽5的两侧槽壁上各向外延伸出一个弹性接触臂6,手机电池电极具有若干个电极金属件8,该电极金属件8成凸出的直立插板状结构,具体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手机电池座7的结构,如图2—图4所示,在电池座7中容纳电池电极金属件8的电池容置槽5两侧,每侧各有一个凸起的弹性接触臂6,两个弹性接触臂6的弹向相向,每个弹性接触臂6各指向电池电极金属件8的一个侧面,可以使弹性接触臂6从电池电极金属件8的侧面压接住电池电极金属件8。
手机电池的结构,如图5所示,手机电池具有若干个直立插板状的电极金属件8,手机电池电极金属件8的个数,与电池座7中的电池容置槽5的个数相同,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个数。手机电池的电极金属件8的形状与手机电池容置槽5匹配,即手机电池电极金属件8可以插入电池座的电池容置槽5中,能满足电池9与电池座7的物理连接需要。
手机电池9与手机电池座7连接时,如图6所示,手机电池9凸出的电极金属件8插入电池座7的电池容置槽5中,电池容置槽5的槽壁向外延伸出的两个弹性接触臂6从电池电极金属件8的两个侧面压接住电极金属件8,实现通路。针对每一个电极金属件8,电池座电池容置槽5中均有一对弹性接触臂6从电池的电极金属件8的侧面压接住电池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带电动操作模块的移开式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