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7420.2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甘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福彬 |
主分类号: | B62J1/18 | 分类号: | B62J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73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座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
背景技术
因气候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多重变化下,骑乘自行车已蔚为全球风潮,对于减碳、节能与休闲健身之诸种新的需求下,对于自行车的舒适度似乎已超越一般便利骑乘的需求,而是朝向更舒适性的方向改善。
常用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使用,当天气热时,加上持续的人体高温与汗水,其座垫除感觉异常的热外,且不舒适;当遇到下雨的天气时,除了有骑乘者身上滑落的雨水与汗水外,让座垫呈吸水的状态,而益加不稳、沉重与不舒适,因此对于骑乘者而言,就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在气候变化下能够舒适骑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包括包裹层和坐垫架,所述包裹层覆盖于所述坐垫架上。所述包裹层包括止滑层、底座层和防水层,所述止滑层设置于所述底座层的表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底座层的底面,所述止滑层、底座层和防水层分别具有相互贯通的透气孔。
当用户骑乘使用时,坐于止滑层上,由于止滑层、底座层和防水层分别具有相互贯通的透气孔,藉由透气孔与空气能对流畅通,因此纵使于雨天使用时,除避免湿滑以保持骑乘稳定之情况下,更能因透气与排水而始终维持其清爽及舒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包括包裹层1和坐垫架2,包裹层1覆盖于坐垫架2上。包裹层1包括止滑层11、底座层12和防水层13,止滑层11设置于底座层12的表面,防水层13设置于底座层12的底面与座垫架2连接,止滑层11、底座层12和防水层13分别具有相互贯通的透气孔14。
具体地,该座垫的结构外层上方是被止滑层11所包覆,而止滑层11本身具有纤维细孔,且止滑层11可经由与底座层12性质相同的披覆层14来披覆,且披覆层14本身为薄质不吸水的人造海绵,其同样开设有透气孔15,该透气孔14为较密集且孔径较小的的数个第一透气孔151。披覆层14除与止滑布11粘附为一体,并作为其里衬。
座垫的结构外层下方是被防水层13所包覆,防水层13本身亦具有透气孔15,且其周缘恰与上方披覆的止滑布11周缘缝接于底座层12的外侧缘16。
底座层12为具柔软厚度而不吸水的人造海绵,于底座层12上穿设有数个第二透气孔152,本实施例中,第二透气孔152为间距开设的数个透气大孔;底座层12上方为披覆层14,为具薄质不吸水的人造海绵,除设有较密集的透气小孔外,其与外层的止滑布11粘附在一起,以披覆于底座层12的上方;另防水层13,也具有透气孔15,该透气孔15为较小孔径的第三透气孔153,其包覆底座层12的下方,且其周缘恰与上方披覆的止滑层11周缘缝接于底座层12的外侧缘16。
当实际骑乘使用时,因内里底座层12为不吸水之厚质人造海绵体,因此具柔软度,且始终保持干爽,再藉由透气大孔与披覆层14的较密集的透气小孔,及外层布面之透气孔之空气能对流畅通,因此纵使于雨天使用时,除避免湿滑以保持骑乘稳定之情况下,更能因透气与排水而始终维持其清爽及舒适的感觉;另于冷天气候使用时,亦因绵质体之底座层及布质纤维层的包覆效果,能让骑乘者始终维持与其体温相同的座垫温度,而感觉舒适与不失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福彬,未经甘福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