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激光扫描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176.X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峰;吕启涛;蔡元平;林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G02B7/00;B23K2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激光 扫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式激光扫描头。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激光领域中,激光扫描头是常用的元件。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扫描头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的光闸系统与聚焦镜头是分离的结构,该光闸系统出射的激光经聚焦镜头反射后照射在工件表面。
上述这样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在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时,需要组装,如果一部分发生故障需要更换的话,需要把元件取下来,再把更换的元件安装上,这样就会对整个装置造成污染,影响其工作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激光扫描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激光扫描头,其包括壳体、光闸系统以及聚焦镜头,所述的光闸系统以及聚焦镜头集成封装在该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光闸系统包括挡通光柱、电机、红光预览系统以及合束镜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机与该挡通光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挡通光柱包括通光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合束镜片与该通光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聚焦镜头包括X振镜以及Y振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激光扫描头通过将光闸系统以及聚焦镜头集成封装壳体内,使得该激光扫描头的结构紧凑稳定,更换时只需整体更换即可,不会出现对内部元件的污染,避免了对元件性能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扫描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激光扫描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激光扫描头的通光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激光扫描头包括壳体100、光闸系统10以及聚焦镜头20,所述的光闸系统10以及聚焦镜头20集成封装在该壳体100内。
所述的光闸系统10包括挡通光柱11、电机12、红光预览系统13以及合束镜片14,该聚焦镜头包括X振镜15以及Y振镜16。该电机12与该挡通光柱11连接并驱动该挡通光柱11转动。该挡通光柱11包括通光孔111,该通光孔111可以控制激光束的通过。
所述的合束镜片14与该通光孔111对应设置。
激光束经过通光孔后经过合束镜片14后,再经过Y振镜16以及X振镜15反射后,照射在工件表面。
该合束镜片14可以将红光(波长为650nm)反射至红光预览系统13,使得在工作前对在工件上形成的形状做预览,以符合加工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激光扫描头通过将光闸系统以及聚焦镜头集成封装壳体内,使得该激光扫描头的结构紧凑稳定,更换时只需整体更换即可,不会出现对内部元件的污染,避免了对元件性能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