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6701.6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贺艳兵;李中延;唐致远;陈武;苏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伯硕 |
地址: | 5238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功率 聚合物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常规型低容量为主,主要采用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不同的结构。两种结构各具有优缺点,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在于电池一致性好,容易操作,生产工艺好安排,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效率较高,成品率也较高;其缺点在于电池体积容量较低,电池内部的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池内阻较高,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而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了电池的内阻,从而改善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其缺点在于电池在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容易进行,并且电池一致性较差,成品率较低,另外因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负极片的膨胀所造成的挤压致使正、负极片在裁切过程中存在的边缘毛刺或脱落的边缘敷料刺破隔膜而发生电池短路,引起电池的安全性降低。
制备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因为电池活性物质面密度较小,如果采用常规(正极/隔膜/负极/隔膜)卷绕式方法制备,其电池极片必然很长,给制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极片容易受损,不但会影响电池容量性能,而且会导致电池的安全性降低。另外极片过长必然使电池内阻较大,导致电池高功率性能较差。如果采用常规叠片式,必然会影响电池的一致性能,并且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不便,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制备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采用普通的卷绕式和叠片式结构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该电池的极片长度仅为现有技术电池极片的一半,所以极片的制备难度显著降低,极片不容易损伤;另外该电池结构极片并联,因此电池内阻显著降低,电池高功率性能明显提高,有效的解决了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制备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及装在电池壳体内的凝胶电解液,其特征是:在电池壳体内设置有两片以上的正极极片、两片以上的负极极片和两片以上的隔膜,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按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隔膜的层叠方式重复叠加后卷绕在一起,在每片正极极片上设计有一只正极极耳,各只正极极耳焊接在一起,在每片负极极片上设计有一只负极极耳,各只负极极耳焊接在一起。
在焊接后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上分别设计有一聚丙烯胶。
一片正极极片、一片负极极片和一片隔膜(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层叠方式中的两片隔膜连为一体,所以该两片隔膜描述为一片隔膜,参见图7)按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隔膜的层叠方式组成一组,在排序卷绕时,组与组的前排位置存在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电池壳体内设置有两片以上的正极极片、两片以上的负极极片和两片以上的隔膜,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按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隔膜的层叠方式重复叠加后卷绕在一起,在每片正极极片上设计有一只正极极耳,各只正极极耳焊接在一起,在每片负极极片上设计有一只负极极耳,各只负极极耳焊接在一起,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极片长度仅为现有技术电池极片的一半,所以极片的制备难度显著降低,极片不容易损伤;另外该电池结构极片并联,因此电池内阻显著降低,电池高功率性能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制备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有效地解决聚合物电池正负极极片内部并联问题,使制备出的电池内阻小,倍率充放电性能好。从而为制备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容量大、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正极极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负极极片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卷绕完的电池芯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芯入壳前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A部位即电池芯底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损耗高增益多波束智能天线
- 下一篇:防倾倒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