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节能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6607.0 | 申请日: | 200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伟雄 |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29/02;F21V15/02;F21V7/10;H01L23/46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林俭良 |
| 地址: | 518112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发光二极管)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散热节能灯。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寻找各种节能产品,或开发各种新能源。尤其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二极管)由于其节能、环保、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抗冲击等优点,而备受瞩目。
虽然LED作为照明应用被普遍看好,但是其散热问题和发光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LED的制造商和应用商,尤其是散热问题,直接关系到其亮度、光衰、稳定性、使用寿命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的散热节能灯还仅仅是使用低功率的LED作为光源,而无法达到照明的要求。而采用大功率的LED则往往会存在散热不足,而使得灯具寿命降低或无法达到使用要求。而一些使用大功率的LED作为光源时,往往需要配置复杂的散热结构或者独立的散热系统,造成灯具的体积过于庞大或者成本过于昂贵,而无法很好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散热节能灯的散热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并可有效地散发热量的散热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散热节能灯,包括开口的中空桶形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LED光源、封闭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设有供所述LED光源出光的开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供所述LED光源安装的安装导热凸台,并且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反光杯之间形成空气流动仓;所述反光杯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空气流动仓相连通形成自然对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或者,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反光杯为高导热铝材反光杯,并且所述反光杯的反光面为经喷砂阳极处理的磨砂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凸台为中空导热固定柱,并且所述导热固定柱的安装面与所述LED光源底部面积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LED光源底部与所述导热固定柱的安装面之间设有导热胶;所述LED光源为单颗大功率LED光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导热固定柱的外壁设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导热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导热筋连接在所述导热固定柱和外壳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导热筋、导热固定柱和外壳为压铸一体成形的整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接线端子,并通过导线与所述LED光源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中,所述底座为具有散热翅片的压铸铝材底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在反光杯上的进风口、外壳上的出风口来连通外壳内部的空气流动仓,从而在LED光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的加热空气流动仓内的空气,使得热空气经过外壳的出风口排出,并在空气流动仓内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从反光杯的进风口进入,来冷却空气流动仓内的空气,形成自然对流系统,可高效的带走外壳内的热量,有效地降低整体温升,达到良好的恒温效果,从而使得LED光源可在理想的温度下工作,提高LED光源的寿命、稳定性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背面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及导热流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节能灯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开口的中空桶形外壳10、安装在外壳10内的LED光源20、封闭外壳10的开口的反光杯30。在外壳10内部设有安装导热凸台,用于将LED光源20安装于其上,并且在外壳10和反光杯30之间形成空气流动仓12。在反光杯30上开设有进风口31,而在外壳10上开设有出风口13,并且进风口31、出风口13与空气流动仓12相连通形成自然对流通道,以进行自然对流换热,有效降低整个灯具的温升,达到恒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伟雄,未经冯伟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电磁场波动驱动装置
- 下一篇:枢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