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5240.0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和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缓降管 可挠式环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尤其涉及一种由至少两节环箍首尾通过可挠式连接件结合成的一环形圈。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现今建筑物设计呈现高楼层趋势形态,因应对高楼层的设计,其逃生设施如以前较低楼层单采安全门、楼梯及现有其它多种逃生设备,常见者即有逃生榜样梯与逃生缓降管,以及另行由室外架设的逃生滑管等逃生设备。查此目前常用的逃生设备,其逃生功效是不容否置,但于逃生过程中欲有其阻碍逃生时机之处。是此,本发明人积极构思研究,乃着手改良成一种高楼逃生缓降管,其是利用一框体、盖板、筒座及筒盖所构成固定框架,连结一适长滑管,而令固定框架可预先装设于建筑物的阳台或窗台等处,其中滑管系以一适当径度及长度的软质管体于其环周连结数轴向支撑带及交替的径向环箍与上宽下窄的锥斗状松紧束带,并于滑管底端延伸支撑带连结一底布;藉之,当其使用时即打开盖板及令筒座向外翻转平置,且打开筒底底端的筒盖,适令内置滑管藉自身重力垂降落下,供逃生者经框体顺由滑管内部经其环箍及松紧束带适以缓速垂直降落。然,现有缓降管之环箍是复数个同种材质制作而成,不具有挠性;并且环箍的外径与八角支撑架口径大小相当,逃生准备时,复数环箍依次穿过八角支撑架过程中,易发生“塞车”或不易穿过的现象,使用者操作困难,拖延逃生时机。
而,上述逃生缓降管的环箍构造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投注心血研究改良,是以提出此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逃生缓降管的环箍构造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结构更臻完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由至少两节环箍首尾连接结合成一环形圈,各环箍之间设有可挠式连接件。
所述的可挠式连接件为塑料管。
所述的可挠式连接件为卷绕式弹簧。
所述的环箍为二节或三节或多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由两节或三节环箍结合为一环形圈,改变了原有环箍一体化设计,环箍之间藉由可挠性连接件结合,使该方案具有容易变形、方便穿过八角支撑架。
2、本实用新型可挠性连接件是塑料管或卷绕式弹簧,以达到挠性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应用于逃生缓降管的滑管上,结合另外构件,快速安装起逃生设备,为逃生者争取到逃生先机,可规模推广于市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环圈 (11) 环箍
(2) 连接件 (2A) 塑料管
(2B) 卷绕式弹簧 (2C) 塑料管
(3) 支撑架
(4) 滑管 (5) 逃生入口框
(6) 安全遮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1),由两节环箍(11)首尾连接结合成一环形圈,各环箍(11)之间设有可挠式连接件(2)。
可挠式连接件(2)可直接为塑料管(2A);二节环箍(11)插接于塑料管(2A)的内腔结合成一环圈(1),该环圈(1)安装于逃生缓降管的滑管(4)上,如图3所示,逃生滑管(4)悬于支撑架(3)上,并且逃生入口框(5)上方有安全遮布(6)。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可挠式连接件(2)为卷绕式弹簧(2B),二节环箍(11)插接于卷绕式弹簧(2B)的内腔结合成一环圈(1)。
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1),由三节环箍(11)首尾连接结合成一环形圈,各环箍(11)之间设有连接件(2),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为塑料管(2C),其余同实施例1,不多赘述。
另,逃生缓降管的可挠式环圈可由多节环箍首尾连接结合成一环形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和,未经徐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