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5055.1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4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骨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矫形、固定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保持骨折端相对位置,使尺骨在解剖状态下牢固愈合,早期、全面恢复肘部功能的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骨骼机械性超负荷的结果,尺骨鹰嘴骨折通常由外伤或过伸损伤引起,鹰嘴骨折造成尺骨连续性损坏,目前,使用内固定是鹰嘴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鹰嘴骨折根据骨折情况分为横行、斜行及复杂骨折,斜行鹰嘴骨折通常使用克氏针攀8字钢丝结或长螺钉加钢丝结固定治疗;斜行鹰嘴骨折时,首先,用一枚骨块拉力螺钉固定,然后再使用克氏针攀8字钢丝结固定治疗,鹰嘴复杂骨折的固定治疗是:用尖端复位钳或克氏针做临时固定,然后用螺钉将蝶形骨块固定于主骨块上,最后使用3.5mm动力加压钢板将主骨块连于一起,上述钢板外形必须适度弯曲使其完全符合尺骨鹰嘴的解剖外形。但是,如图1所示,现在的WESELEY钩形钢板是具有两个90°弯角的钩钉的加压固定钢板,其两个90°弯角钩钉不符合尺骨鹰嘴的解剖外形,因此,术后容易造成皮肤溃疡及感染,另外,在术后还需要打石膏进行肘部外固定,因此,限制了肘部早期的功能锻炼和早日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尺骨鹰嘴骨折固定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并公开了一种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它能完成对尺骨鹰嘴骨折的暂时内固定,术后不打石膏固定,可以早期进行肘部功能锻炼,并消除90°弯角造成的皮肤溃疡及感染等并发症,装置具有抗疲劳性、韧性和贴符骨面的维持强度,加工容易、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承受。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具有螺钉孔,可用螺钉固定于尺骨体的矩形钢板;固定连接于矩形钢板一端两边的两个钩钉,其特征是:上述两个钩钉的基部与矩形钢板平面的夹角为150°,上述两个钩钉的楔入部分和矩形钢板平面的夹角取为30°角。
上述矩形钢板上的螺钉孔在其中线上平均排列,数目取4个以上,两个钩钉端边距离第一螺钉孔为1.5cm。
上述矩形钢板的长度取6cm,宽取1.5cm,厚取2.5mm,其各边、角取圆角构成。
上述两个钩钉为矩形钢板的端部取除中间部分,并将基部锉圆为直径2.5mm并逐渐锉尖形成。
上述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
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尺骨鹰嘴骨折固定装置对比具有以下优点:A.本实用新型两个钩钉的基部和楔入部分与矩形钢板平面的夹角完全符合尺骨鹰嘴的解剖外形,故消除了现有尺骨鹰嘴骨折固定装置90°弯角所造成的皮肤溃疡及感染问题。B.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对尺骨鹰嘴骨折固定良好,术后不需要石膏进行外固定,所以术后可早期进行肘部功能锻炼,促进肘部功能恢复。C.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具有抗疲劳性、韧性和贴符骨面的维持强度。D.本实用新型的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应用固定容易。E.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价格较低,易为患者承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尺骨鹰嘴骨折固定装置的结构及固定应用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固定应用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尺骨鹰嘴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各图中标号的说明
1.-矩形钢板 2.-螺钉孔
3.-钩钉 3′-钩钉的基部
3″-楔入部分 4.-鹰嘴
5.-肱骨 6.-滑车
7.-冠突 8.-螺钉
9.-尺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技术特征及功效,再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尺骨鹰嘴4骨折钩形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有:具有螺钉孔2可用螺钉8固定于尺骨体9的矩形钢板1;固定连接于矩形钢板一端两边的两个钩钉3,上述两个钩钉的基部3′与矩形钢板平面的夹角取为150°,上述两个钩钉的楔入部分3″和矩形钢板平面的夹角取为30°角。
上述矩形钢板1上的螺钉孔2在其中线上平均排列,数目取4个以上,两个钩钉端边距离第一螺钉孔为1.5cm。
上述矩形钢板1的长度取6cm,宽取1.5cm,厚取2.5mm,其各边、角取圆角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未经陈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卤制猪肉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黑豆食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