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端头缩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4902.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闫东华;王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来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红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头 缩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缩径加工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件端头缩径加工的双端头缩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管件缩径加工的设备大多是整管缩径,一般是加芯棒进行冷缩或热缩加工的缩管机,缩管机的结构主要由给料机构、夹紧机构、顶进机构、下料机构组成。加工的方式是产品为单端头缩径或整管缩径,若两端缩径则是先一端进行缩径,然后调整机床再对工件的另一端进行缩径。其工作效率低、成本较大,且由于二次装卡使双端孔径的同轴度差,双端缩径后管长度的一致性差,对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难以达到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端头缩管机,可以实现对同一管件的双端头同时完成缩管,将两道工序融合到一道工序完成,既可以提高工效1倍,又可以保证工件同轴度的几何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端头缩管机,其特征是:主要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料架、由夹紧油缸控制的夹紧机构、换位机构、顶进机构、PLC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换位机构是由电机驱动的多工位旋转机构,多工位旋转机构包括齿轮副、中心轴及旋转体,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机架上,中心轴一端固定齿轮并通过齿轮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旋转体与中心轴贯穿并键接,所述旋转体圆周面上均布有工件定位槽。
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截面几何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旋转体圆周面上定位槽数量为5-9个。
所述顶进机构包括左、右顶进油缸和左、右缩孔模,顶进油缸对称固定在机架两侧端,其活塞杆与缩孔模连接,缩孔模与两根平行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柱滑动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由夹紧油缸、压紧块组成,固定在机架上的夹紧油缸其活塞杆与压紧块连接,压紧块两侧设有销孔,销孔与固定在机架的柱形定位销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料架置于旋转体一侧的圆周切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于产品零件,尤其是对管件两端进行缩管加工,由两序加工,改为一序加工,可提高工效1倍,降低成本,且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工位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11.左右顶进油缸3.机架,4.齿轮副,5.压紧块,6.上料架,7.定位销,8.旋转体,9.13.左右缩孔模,10.中心轴,12.夹紧油缸,14.15.导轨柱,16.17.轴承,18.定位槽。
图2中:I-IX表示旋转体圆周面上均布的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详见附图,一种双端头缩管机,主要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料架、由夹紧油缸控制的夹紧机构、换位机构、顶进机构、PLC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组成,所述换位机构是由电机驱动的多工位旋转机构,多工位旋转机构包括齿轮副、中心轴及旋转体8,中心轴通过轴承16、17支承在机架3上,中心轴10一端固定齿轮并通过齿轮副4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与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旋转体与中心轴贯穿并键接,所述旋转体圆周面上均布有工件定位槽18。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截面几何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旋转体圆周面上定位槽数量为5-9个。所述顶进机构包括左、右顶进油缸2、11和左、右缩孔模9、13,顶进油缸对称固定在机架两侧端,其活塞杆与缩孔模连接,缩孔模与两根平行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柱14、15滑动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由夹紧油缸12和压紧块5组成,固定在机架上的夹紧油缸其活塞杆与压紧块连接,压紧块两侧设有销孔,销孔与固定在机架的柱形定位销7滑动连接。所述上料架6固定在机架上置于旋转体一侧的圆周切面位置。由PLC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控制驱动电机和液压装置。与中心轴啮合的齿轮:m=2 Z=36、过度齿:m=2 Z=50、主动齿:m=2 Z=36。
工作原理:以自制一台将圆管左、右端头从φ22缩到φ15.5管类产品的双端头缩管机为例。首先将工件码放在上料架上,工件送入I号定位槽内,驱动电机使旋转体旋转到II号定位槽,压紧块压紧II号定位槽的工件,左、右顶进油缸顶进左、右缩孔摸,到位后退回,退回到位后压紧块与II号定位槽的工件脱开,压紧块返回原位,驱动电机转动旋转体进入下一循环。当旋转体从IV号定位槽转向V号定位槽期间工件出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来福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来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潜水电泵用泵轴组件
- 下一篇:一种动车牵引变压器用冷却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