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移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268.2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钟伶桃;孙远;马越;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彰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移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量器,涉及一种量取液体的微量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化学、生物等实验中常用仪器,尤其是微量移液器,在精细的生物实验中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微量移液器在套吸液嘴时,需要实验人员先用一定力度将吸液杆向下插进吸液嘴,再将移液器和插上的吸液嘴在枪头盒上下杵几下,利用外力将吸液嘴紧套在吸液杆上。但在实验中,实验者很容易因力度把握不好或者个人习惯等因素,提起移液器的幅度过大,上下杵的力度过强,而将吸液嘴杵在盒外将其杵折;长时间上下杵吸液嘴,容易使移液器内置弹簧不断振动,造成弹簧弹性系数的改变,导致移液器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量移液器,在于解决传统移液器吸液杆套上吸液嘴时需要上下杵动而对仪器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量移液器,包括吸液杆、驱嘴器系统、外壳、活塞、活塞驱动杆,还包括一套插嘴器系统,由插嘴器、插嘴器弹簧、插嘴器按钮组成,以及保证密封作用的缓冲套。
本实用新型中的微量移液器,其吸液杆下端2cm处自上向下厚度逐渐增加,从剖面图看,吸液杆下端形成一个上面窄下面厚的梯形结构。
缓冲套位于吸液杆口外部,与吸液杆口齐平。缓冲套材料为有一定弹性的惰性材料,如橡胶。其与吸液杆间紧密密封,无上下移动。在使用中,会因吸液嘴的挤压产生一定的厚度变化,形成一个密封结构,保证实验中的密封性。缓冲套厚度小于插嘴器厚度。
插嘴器下端与缓冲套相接触,在插嘴器弹簧无形变时,插嘴器与缓冲套间无作用力。插嘴器以环状形式包裹在吸液杆外部,可以相对运动。
驱嘴器在插嘴器外面,驱嘴器弹簧和插嘴器弹簧均无形变时,驱嘴器下边缘在插嘴器下边缘之上;当插嘴器套上吸液嘴时,驱嘴器下边缘在吸液嘴之上,以保证吸液嘴可以紧密套在插嘴器上,并可以被驱嘴器弹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插嘴器系统可以将吸液嘴紧紧地套在插嘴器上进行液体量取,避免了上下杵动对移液器造成的损伤,减少系统误差和仪器损耗。缓冲套与吸液杆下边缘齐平,当吸液嘴与插嘴器套牢时,缓冲套提供密封结构,可以保证所量取的液体量为所调节的量。
本实用新型对多通道移液器同样适用,尤其是可以将中间2-4个吸液杆由于形变和外力不匀而无法紧密套牢的吸液嘴套紧,减少实验误差和不必要的人为作业,减少实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图2:图1右视图;
图3:图1A-A结构图。
其中,1是插嘴器弹簧,2是驱嘴器,3是插嘴器,4是吸液嘴,5是缓冲套,6是吸液杆,7是插嘴器按钮,8是驱嘴器按钮,9是活塞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时,实验者按照实验需要调节移液器量取液体量,将移液器插嘴器3插进吸液嘴4,按下插嘴器按钮7,此时插嘴器弹簧1产生形变,使插嘴器3向下移动,与吸液嘴4套牢,此时,缓冲套5产生一定形变,保证吸液嘴4与插嘴器3之间的密封性。放松插嘴器按钮7使插嘴器弹簧1复原,此时吸液嘴4紧紧套在插嘴器3上。按下活塞驱动杆9,进行液体量取。完毕后,按下驱嘴器按钮8,驱嘴器2相对向下运动,将吸液嘴4从插嘴器3上弹出。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进行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彰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彰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偏心矩形花键拉刀
- 下一篇:触感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