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绝缘材料装配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3077.4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7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栓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B26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绝缘材料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的控制器加工装置,更具体的讲是一种适用于控制器外壳涂抹硅胶和贴装绝缘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车行业,为了增强控制器外壳的散热性和避免控制器的漏电现象,都需要在功率管和外壳之间涂抹导热硅脂和贴装绝缘材料。
原来的控制器外壳为两半式上下两部分,都是由手工涂抹导热硅脂和手工贴装绝缘材料,即是:将上下二半式外壳的底壳依次码放,使其内部裸露出来,形成一条连续的平面,然后用毛刷涂抹导热硅脂,之后再把长条的绝缘材料贴实在导热硅脂的上面,使之紧密贴合,从而完成涂脂和贴膜的工作。
同时,新推出的整体式外壳,由于外壳的上下前后都没有空隙,只能用薄片蘸满导热硅脂,从左右端盖处用手伸进壳体进行涂抹导热硅脂,之后再将薄片附着上绝缘材料,送到接触功率管的地方进行贴实。
这二种常规的办法都是采用纯粹的手工作业,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工人操作的随意性很大,致使导热硅脂涂抹厚度不均,绝缘材料粘贴不到位,不能保证质量的可靠性,也增大了漏电的缺陷,并且不能保证散热的效果。这样一来,控制器的质量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就这些问题而言,已经成为影响电动车控制器产品质量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电动车控制器中纯粹手工操作涂抹导热硅脂和贴装绝缘材料的工艺的缺点如下:
1.由于是人工作业,其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都对加工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导致控制器的质量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2.由于采用人工作业,尤其是新型的整体式外壳结构,涂抹导热硅脂和贴装绝缘材料时十分不方便,不能实现批量生产,致使加工效率十分低下,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利润。
3.人工操作时,随意性大,导致导热硅脂涂抹厚度不均,不但浪费原材料,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影响质量稳定,同时不能精确切割绝缘材料,也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半自动绝缘材料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自动绝缘材料装配工装,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硅脂涂抹结构、可滑动夹紧结构和切割结构;所述硅脂涂抹结构包括存放绝缘材料的轴盘和硅脂储存盒;所述可滑动夹紧结构包括夹片装置和使夹片装置实现开闭的夹紧汽缸,所述可滑动夹紧结构可以水平运动;所述切割结构包括可竖直往复运动的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控制器外壳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托架的正上方设置有下压柱,所述下压柱在气缸的带动下压向所述托架;所述托架对应所述切割刀片的位置还设置有刀槽,所述切割刀片向下运动可以达到所述刀槽内;所述硅脂存储盒内设置有成对的滑杆,所述轴盘上的绝缘材料经过所述硅脂存储盒中的所述滑杆之间的间隙后再被所述夹片装置夹住;所述可滑动夹紧结构水平运动方向与所述托架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2.生产效率高,是原来手工生产速度的5倍,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3.由于采用半自动装置,大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易学。
4.本实用新型涂抹均匀,有利于增强导热效果和避免了漏电,增强了产品的质量保障系数,减少了返修次数,降低了成本。
5.导热硅脂的涂抹量可控,避免了人工的不统一的缺点,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片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1是气缸,2是下压柱,3是切割刀片,4是托架,5是刀槽,6是夹片装置,7是硅脂储存盒,8是滑杆,9是夹紧气缸,10是支架,11是轴盘,12是硅脂涂抹结构,13是切割结构,14是可滑动夹紧结构,15是控制器的外壳,16是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半自动绝缘材料装配工装,包括支架10,设置在支架上的硅脂涂抹结构12、可滑动夹紧结构14和切割结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3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厢式货车用弹性支撑横梁
- 下一篇:一种指挥车的车身可扩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