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地板采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2175.6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田秋丰;崔家伦;王莹;阎月明;柯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大顺花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F24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瑜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地板 采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采暖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地板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及连栋温室的冬季采暖是北方寒冷地区温室花卉生产上必须的生产设施,具有取暖设施的温室,可正常周年生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及连栋温室仍多采用锅炉水暖的加温采暖方式,其结构包括供热管道和与其连通的散热器,所述供热管道和散热器一般安装在温室的地上和苗床之间的通道上,容易使距离苗床近的区域温度较热,距离苗床远的区域温度较低,导致温室内散热不均匀,这样不利于植物或花卉的生长,使其生长期难以达到一致。此外,地上采暖不仅需要占用温室大量的空间,而且由于热空气较轻,地上采暖出口水的温度必须保持在90℃左右,回水温度必须保持60℃左右,而传导出的一部分热量集中在温室上部空间,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充分有效利用热能、地表散热温度均匀且节省温室内空间的温室地板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温室地板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温室内两侧墙上且相互平行的给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所述给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均连通有相互平行的地埋支管道,在给水主管道、回水主管道与地埋支管道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地埋支管道为PEX管,其直径为20—25mm。
所述给水主管道距地面高度为380—420mm,回水主管道距地面高度为180—220mm。
所述地埋支管道进入地面的深度为60—7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温室地面下均匀分布有散热支管道,将采暖给水主管道的温度保持在60℃左右,回水主管道的温度保持在40℃左右即可,使热量导入地下管道传导至土壤,土壤将热能储存起来。保证了温室地表面散热温度均匀,热量由地下而上逐渐传递,且温度可全方位循环,这样不仅能在寒冷的冬季可有效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实现储热升温之目的,同时还可节省温室内的空间,降低供暖生产成本。此外,由于温室内散热均匀,还可为植物或花卉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埋支管道位于地面下的剖面图。
图中:1、给水主管道;2、回水主管道;3、地埋支管道;4、调节阀;5、地面;6、玻璃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温室地板采暖系统,在温室内两侧墙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平行的镀锌钢管制成的给水主管道1和回水主管道2,所述给水主管道距离地面高度为380—420mm,回水主管道距离地面高度为180—220mm,本实施例中,给水主管道距离温室地面高度优选为400mm,回水主管道距离温室地面高度优选为200mm。在给水主管道1和回水主管道2上均连通有埋设在温室地面5下且相互平行的地埋支管道3,以构成温室的整个供热循环系统,在地面5的下方铺设有用于防止向地下传导热量的玻璃棉6。所述地埋支管道为PEX管,其直径为20—25mm,本实施例中,地埋支管道的直径优选为25mm,各地埋支管道的间距为200mm。所述地埋支管道进入地面的深度为60—70mm,本实施例中,地埋支管道3进入地面的深度优选为65mm。(地埋支管道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为了便于整个采暖系统温度的调整及维修,在给水主管道、回水主管道与地埋支管道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调节阀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大顺花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大顺花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实用电蒸锅
- 下一篇:手机中视频流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