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和污水处理用生物填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370.7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明;廖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生物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和污水处理用生物填料,该填料可用于市政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石油、化工、造纸、制药、食品、酿造、印染、屠宰、制革、电子、海洋、冶金、医院等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富营养水体(如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等。
背景技术
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人工设计的条件下,强化其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作为其繁衍生长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处理污水、净化水环境的目的。通过污水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转化为生物量,再将生物量从污水中分离,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污水生物处理中通常采用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目前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常用的生物填料有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网状填料,球形填料等,由于这些填料自身结构存在着缺陷,因此在使用中常常发生微生物生长缓慢、填料易积泥、生物膜附着性能差,填料个体相互结团,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生物填料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内的表面积)大、水动力性能好的水和污水处理用生物填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该生物填料包括柱状筒体和设置在柱状筒体内的分隔,各分隔呈交叉分布,每个分隔的两端分别与柱状筒体的内壁或其它分隔连接,柱状筒体的端面与柱状筒体的轴线成45~90°夹角。
上述各分隔呈“井”字形分布。
上述各分隔上设置有多个肋片。
上述柱状筒体的横截面为圆环或椭圆形环,并在其外表面上设有V形皱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在柱状筒体内设置交叉分布的分隔和肋片,因此比表面积大,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有效性;(2)由于柱状筒体的端面与柱状筒体的轴线成45~90°夹角,因此填料的水动力性能好,运行中不结团、不堵塞,能使生物处理工艺池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3)由于在柱状筒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V形皱折,因此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附着性能好,生物膜活性高,动态更新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柱状筒体1和设置在柱状筒体1内的分隔2,各分隔2呈“井”字形分布,每个分隔2的两端分别与柱状筒体1的内壁或其它分隔2连接,柱状筒体1和“井”字形分隔2构成多个微生物生长空间。柱状筒体1采用的是圆柱筒体,其横截面为圆环,它的端面与其轴线成45~90°夹角,本实施例还在每个分隔2上设有长短不一的多个肋片3,圆柱筒体1、“井”字形分隔2以及肋片3形成微生物吸附生长的有效表面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其材料密度介于900公斤/立方米(略轻于水)和1200公斤/立方米(略重于水)之间,常用的比重范围为950-1050公斤/立方米。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工艺和挤塑工艺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柱状筒体1采用的是椭圆柱筒体,并在筒体1的外表面上加工有数个V形皱折4,其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筒体1的横截面由弧形段和V形皱折4构成。
本实用新型除采用圆柱筒体和椭圆柱筒体外,还可采用其它多边形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拉布机的压布装置
- 下一篇:新型模口排列的封口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