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浮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9961.0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祥;郭曼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4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除工业及城市污水中的COD、油脂、胶体物质及固体悬浮物(SS)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利用进入水中的空气产生的微气泡附着在预处理污染物上形成气污混合物,气污混合物和液体之间由于密度的不平衡,产生浮力,将污染物带到水面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一种水处理技术;气浮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固液分离技术。近年来,在水处理行业得以大量使用,它可以代替水处理中的沉淀、澄清工艺,尤其对那些轻浮絮体的去除,效果更为明显。目前比较先进的气浮水处理装置为CAF涡凹气浮装置,其结构原理如附图1所示,该产品是由美国麦王环保能源集团开发出的产品,它由池体1、进水口2、涡凹气浮机3、括渣机4、螺旋输送机5和出水口6组成,在池体1内腔的左侧设有左隔板11,形成接触区13,在右侧设有右隔板12,左隔板11和右隔板12之间形成处理区,括渣机4设置在处理区的上端,固定在池体1上,螺旋输送机5安装在括渣机4的右侧,其作用是将括渣机4括排出来的污渣输出,经处理区处理过的水则从右隔板溢出,从出水口6排出。这种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和维修非常容易,目前在行业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只能用于污水的预处理,不能单独对污水进行较为彻底的处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沉淀处理工艺,使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它是对CAF涡凹气浮机的改进和完善,是专门为去除工业及城市污水中的COD、油脂、胶体物质及固体悬浮物(SS)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进水口2、涡凹气浮机3、括渣机4、螺旋输送机5和出水口6,在池体1内腔的左侧设有左隔板11,左隔板11与池体1的左端形成接触区13,涡凹气浮机3安装在接触区13内;在右侧设有右隔板12,左隔板11和右隔板12之间为处理区,括渣机4设置在处理区的上端,并固定在池体1上,螺旋输送机5安装在括渣机4的右侧,出水口6设置在池体1的右下端,其特征是:在池体1的左端增设混合室8,进水口2设置在混合室8的左上端,加药口9设置在混合室8的上端;在处理区内设有分离斜板14和集泥斗15,集泥斗15设置在分离斜板14的下方,在分离斜板14的右端与右隔板12之间形成出水区16,涡凹气浮机3的底部与出水区16的底部由回流管7相通连。
进一步,在分离斜板14的下方设有三个集泥斗15。
处理过程及优点如下:
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2先进入混合室8,处理药(混凝剂及助凝剂)从加药口9加入混合室8,污水和药水通过混合室8内设置的螺旋流道实现快速混合反应,混合反应后进入装有涡凹气浮机3的接触区13,预处理污染物在接触区13与回流管7输来的微气泡充分接触,微气泡附着在预处理污染物上形成气污混合物,将污染物带到水面,其中绝大部分的气污混合物迅速上升至集渣区,随着刮渣机4的转动,浮渣被刮至螺旋槽内送出;少部分因上升过程中气泡破裂或自身重力等作用而下沉的气污混合物则降落至分离斜板14上,然后聚结进入集泥斗15被去除。在出水区16与接触区13之间增设回流管,因涡凹气浮机3启动过程中会在回流管的区域形成一个负压区,这种负压作用会使出水区的水从池底回流至接触区,返回气浮段。这个过程确保了40%左右的水回流及无进水的情况下气浮段仍可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有气浮器的缺点,在进水端增设了混合室8,将进水口2和加药口9同时设置在混合室8上,使之成为污水与药水快速混合区,混合后进入接触区,在处理区内增设了分离斜板14,在分离斜板14的下方增设了多个集泥斗15,在接触区13内安装了凹涡气浮机3,将出水区16与接触区13之间用回流管7相连,使现有CAF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进水与药水混合时间由原先的15分钟减少到5秒以内,且该混合室与气浮器一体化结构;在现有CAF气浮器的处理区增设了同向分离斜板14,使水中的泥粒沉淀物沉落于分离斜板上,然后导入集泥斗15内,进入出水区16的清水从出水口6流出,这种气浮式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能力及受纳范围都比现有的CAF气浮式水处理装置有所提高,能单独作为污水主体处理设备,能单独承担固液分离任务,并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水处理系统;斜板分离区下部设置多斗集泥区,节省设备整体高度,提高沉淀效果,快速排除沉淀的污泥。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其进出水主要控制指标为:
进水:含油≤250mg/L,悬浮物≤500mg/L
气浮出水:含油≤15mg/L,悬浮物≤20mg/L,COD去除率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